磋商服务要求
一、投标说明
1、供应商可根据《竞争性磋商文件》规定的包号选择投标,但对包号中内容必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投标,不能拆分或少报,否则,投标无效。
2、本项目投标报价包括服务费,验收费、手续费、税费、中标服务费及不可预见费等全部费用。
二、商务要求
1、服 务 期: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
2、付款方式:按合同执行。
3、服务地点:海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指定地点。
服务内容
一、项目背景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依据中央决策部署,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工作,同步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在《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现状评估工作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要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平台和系统未建设完成,不得报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二、建设目标
1.建立全面、翔实、准确的海东市国土空间数据资源体系。通过聚合集成各类与国土空间相关的数据,形成覆盖全市范围,能够及时更新的空间现状数据集、空间规划数据集、空间管理数据集、社会经济数据集和其他数据产品集。
2.建立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采取分布式的应用与服务架构,纵向连接省、市、县级资源规划主管部门,横向与市级相关部门联通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云管理与服务平台。
3.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整体提升国土空间大数据集成能力、规划编制智能分析能力、治理实施网络驱动能力、监测评估精准能力,有效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测评估预警全过程,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采购内容
(一)数据建设
1.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数据库建设
对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相关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具有系统性的数据资源目录,包括全域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完成系统应用所需要的数据资源建构工作,包括数据质量检查、专题组织、权限配置、显示方案配置、数据服务发布等工作,建设标准库存储检查合格的规划成果数据。
(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建立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国土空间数据资源体系及各类数据应用服务,并共享交换发改、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行政审批、监测监管、决策分析提供有力的应用服务和技术支撑,不断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包括基础功能模块、云管理服务平台及平台接口三大核心模块。
(1)基础功能模块
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支持地图基础功能,包括:资源浏览、专题图制作、对比分析、数据查询、成果共享、身份认证等功能。
(2)云管理服务平台
云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云资源管理、通用应用服务、专题应用服务三大部分,满足对云基础设施、云服务资源、云数据资源的管理以及通用应用服务的统计分析,支撑各类规划编制、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开发利用保护、资源综合监管、行政审批、辅助决策支持等应用。提供系统定制功能,协助开发人员快速完成系统二次开发工作。
(3)系统服务接口及管理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应支持与省部级平台、县级平台对接及数据交换,支持与局内已建成的系统的数据交互及功能共享。
(三)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
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提供的基础数据及服务支撑,建立贯穿涵盖规划编制、核查、审批、实施、监测评估预警等环节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系统面向海东市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规划编制/评估单位提供应用服务,实现国土空间规划辅助编制、成果核对和审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支撑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开展长期监测、定期和不定期评估、及时预警,有效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核查、审批、实施、监测评估预警全过程。
(1)国土空间“一张图”应用
通过“一张图”应用的构建,辅助数据成果的展示及各成果之间的对比分析,主要构建资源浏览、专题图制作、对比分析、查询统计、叠加分析、成果共享六大功能。
(2)规划成果数据库建设及成果管理
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成果的整合入库;规划成果质检;规划成果辅助审查、规划成果审批以及规划成果管理五部分。
(3)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建设
按照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安全”发展理念,结合发展现状,建立市级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与指标内容。利用计算机可识别的语言完成国土空间指标模型体系构建,准确还原各类指标模型的数学及统计算法,并将指标模型纳入系统管理,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测、评估和预警等业务。
(4)系统服务接口及平台运行管理建设
“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应支持与省部级平台、县级平台对接及数据交换,支持与局内已建成的系统的数据交互及功能共享。
(四)软硬件采购内容
序号 |
采购内容 |
数量 |
单位 |
建设内容及参数要求 |
|
1 |
硬件采购 |
服务器 |
2 |
套 |
2U机架式服务器 处理器:2个处理器,核心数量 16核,内存128G,CPU主频大于等于2.1GHz,可选最大可支持至26核处理器,支持150W处理器; 硬盘:3块960G SSD固态硬盘,最大支持24块硬盘扩展; RAID卡: 530-8i PCIe 12Gbps阵列卡,支持RAID0/1/10/5/50; 网口:4个集成1GbE RJ-45网口和1个管理网络端口,最大支持8个PCIe 3.0插槽,配置Xclarity管理软件,可管理同品牌服务器、网路与存储; 电源:2块550W 80+冗余白金级热插拔电源模块; IO:前置1个USB2.0、1个USB3.0接口,光通路诊断LED报警灯(符合ASHRAE Class A4、A3、A2标准); |
四、设计要求
(一)技术要求
1.软件开发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OA),具备和部署完善的调用接口,保证服务能方便的被其它系统集成、调用。遵从RESTful API 开发规范的服务接口。
2.系统架构中各层应采用成熟的、符合技术标准的服务器、中间件、数据库产品。
3.系统需基于HTML5 和Java 开发环境,在成熟的开发框架上开发,便于系统后续开发维护。
4.系统支持分布式部署,分散负载,解决高并发的问题。
5.采用分布式缓存技术,缓解关系型数据库的读写压力。
6.基于微服务架构,通过系统运营持续累积,对外提供服务资产输出,降低后续信息化投资成本、缩短建设周期。
7.开发中如使用第三方控件,应不影响系统部署环境,不增加系统部署成本。
(二)性能要求
1.系统应采用分布式高可用架构,保证7×24小时运行。
2.系统具备市县级用户同时在线处理业务的能力,支持后续横向和纵向扩展。
3.在操作终端上用浏览器可运行系统,常规操作不出现让操作人员无法承受的等待现象(3 秒)。
4.业务数据单条信息页面显示时间少于3秒,复杂检索结果的页面显示时间少于5秒。
5.GIS数据常规操作小于5秒。
6.大数据量计算应进行进度状态提示。
7.无需第三方浏览器插件安装即可查看常用的附件格式,包含JPG\PDF\WORD\EXCEL\PPT 等。
(三)安全要求
1.数据安全
平台、系统涉及大量空间矢量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需要针对系统软硬件故障或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破坏建立完善的备份机制和恢复机制,要有完善的安全策略和管理机制。
2.系统和网络安全
(1)平台、系统开发必须符合国家、省市级部门关于安全管理的规定,遵守数据保密要求,正确处理好数据的涉密性、连续性、完整性等问题,要实现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
(2)系统需要有严格的用户和使用权限要求。
(3)建立定期备份机制,系统应具备相应的备份与恢复功能,要求保持系统数据最新,并保证能够快速有效地恢复数据。
(4)要求具备完备的日志功能。
五、成果要求
1.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软件及数据库。
2.文档资料,是能确保系统运行所需的管理、运行及维护等有关的全套技术文件与过程性文件,文档资料应按照用户方要求提供纸质版和电子版,并满足海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档案归档要求。
3.技术文件,包括但不限于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方案、部署与测试文件、操作手册等。文件内容必须和所提供的软件一致,在双方所商定的某一时期内由于软件的修改而导致文件的任何修改,均应提供修改更正或补充的文件,内容应该包括修改的内容,修改理由和对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等。
六、实施要求
(一)整体进度要求
海东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及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应在2022年12月底前完成项目的建设并组织验收,其中与国土空间规划成果相关部分,与规划成果同步完善。其初步进度安排如下:
1.2022年8月底前,完成系统主体功能建设及部署;
2.2022年9月底前,完成系统部署及培训,进入试运行阶段;
3.2022年12月底前,完成系统验收。
(二)技术维护要求
系统供应商应对其开发的平台及系统提供全面、有效、及时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包括:系统的设计、开发、调测和部署;提供相应的文档资料和技术咨询;以及系统调整、升级、检测维护等后期服务内容。
(三)团队人员要求
项目经理需具有相应专业背景和类似项目建设经验;项目团队为不少于20人的开发服务团队,结构合理,具有专业知识基础,项目经验丰富。
(四)培训要求
供应商应根据系统使用和维护提供培训和指导,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
1.培训对象与内容
供应商应对采购人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实现依据本项目所规定的系统服务的目标和功能。培训的相关费用应包含在本合同价款中,采购人不再另行支付培训费用。
供应商应负责采购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场培训,由供应商指派有经验的工程师完成。
(2)应用软件操作维护培训和高级培训。包括所提供软件的原理和技术性能、操作维护方法、安装调测、排除故障及软件结构、定制和升级等各个方面,并提供培训课程计划表。
2.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受培训人员能独立掌握系统的应用、系统的配置、故障诊断、维护管理等技术,使之能适应系统正常运行的需求。
3.培训地点
具体地点由采购人确定。
(五)验收要求
1.供应商应负责在项目用户验收前将平台、系统相关文档,包括:技术文件、安装、测试、验收报告等汇集成册交付用户,只有文档齐全后才予验收。
2.供应商必须提供验收方案及验收文档清单,采购人将根据验收方案对系统每个部分进行逐一确认、验收。
(六)售后服务要求
1.质保期为自系统验收合格之日起1年。质保期内,由供应商免费提供维护服务。
系统运维期内,提供以下形式的技术支持服务:
(1)系统维护。
主要任务:跟踪系统运行,故障处理。发现系统漏洞并进行冻结,防止错误积累和蔓延,排除应用故障,增强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2)系统重大运行故障处理。
因系统技术问题出现重大运行故障,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供应商应在接到故障通知后1小时内对故障进行处理。
2.供应商须设有固定的维护机构,给予技术支持。供应商须提供售后服务队伍的姓名、电话、联系地址、服务手段等详细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