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服务内容及技术要求
一、项目背景
根据《国务院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方案》《河北省关于做好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和应急减排清单修订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相关要求,衡水市已持续建立了2016年至2022年每年一更新的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并分别建立了对应的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但随着衡水市大气污染成因的研究工作深入,全市主要大气污染源状况分布及空气质量影响因子种类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大气污染复合型特征。因此,为深入打好衡水市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开展全市2022年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更新和2023年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编制工作,为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污染源基础数据,切实保障公众健康。
二、项目工作内容与要求
(一)衡水市2022年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更新
1、现状评估与污染源识别
根据国家源清单编制指南规范,同时兼顾管控措施的落地执行和重污染应急清单的分类要求,更新建立基于管理的源分类体系,主要包括电力热力、工业源、交通源、生活源、扬尘源、有机溶剂使用源、农业源、储存运输源、其它污染源等,并和原有的国家分类体系一一对应,既保证规范性,又体现本地实用性。
2、大气污染源活动水平数据调查
全面考虑源排放清单更新及重污染应急减排清单编制的数据需求,综合采用资料调研、部门调研、工业企业表格填报等方式进行衡水市2022年大气污染源数据调研更新。
(1)资料调研
通过查阅各类型公开发布的各类统计年鉴/年报、相关文献和行业报告等已发布资料,获取衡水市相关经济社会、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和城市建设等全方位宏观统计数据,对比校核并补充其他途径获得的细化数据。
(2)部门调研
为保证污染物排放源清单数据完整性,针对不能通过公开途径获取的有关数据,对主要政府职能部门开展调研补充,调研对象包括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城管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公安局、农业农村局、工信局和统计局等重要部门,获取各部门可提供的有关数据信息,对所有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校验。
(3)工业企业调研
根据已建立的源排放清单、应急减排清单、环境统计、排污许可等工作成果,建立全市主要污染源名单列表及基础信息,确定全市涉气工业企业名单。通过企业表格填报的方式,获取涉气企业基本信息、排放口信息、治理措施型号与关键参数、生产工段、燃料/产品/原辅料信息等排污环节信息,更新完善全市工业源数据库。
为保证数据质量,对于排放量较大的企业,进行多来源数据校核,如发现数据异常的,进行现场核实。
(4)全市大气污染源活动水平数据库更新
结合以上各类调研工作成果,更新建立全市2022年大气污染源活动水平数据库。
3、大气排放源清单编制、校验及分析
在数据调研工作基础上,依据国家清单编制指南指导,依照相应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操作协议,以自下而上方式为主、自上而下方式为辅,综合应用物料衡算法、排放因子法、在线监测法、特定模型法等计算方式,更新全市2022年大气污染源排放总量清单,涵盖SO2、NOX、CO、PM10、PM2.5、BC、OC、VOCs、NH3等主要污染物,并对清单结果进行趋势校验、横向对比与结果分析。
(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编制
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的下发文件,解读相关政策的变化和要求,编制衡水市2023年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
1、全社会减排基数核定
以衡水市2022年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结果为基础,更新2023年上半年重点污染源发生的变化,确定应急减排基数和日减排基数。
2、应急减排措施制定与审核
根据国家、河北省统一要求,结合衡水市工业行业发展特点,对工业源、扬尘源和移动源应急措施制定原则与规范,指导各区县制定和核查不同预警级别下的应急措施清单,制定满足国家要求、符合衡水实际情况的应急减排措施。
3、应急减排措施减排量核算
基于已制定的重污染应急减排措施,核算不同级别应急减排量,评估减排措施不同预警级别减排比例,形成衡水市重污染应急减排清单。
三、项目完成时间及成果
要求在2023年10月31日前完成本项目全部工作,提交工作成果如下:
(1)衡水市2022年大气污染源排放总量清单数据一套;
(2)衡水市2023年秋冬季重污染应急减排清单一套(包括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四、项目完成要求及标准全部项目通过生态环境部审核并上传至相应系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