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中段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0′~113°04′,北纬24°37′~24°57′。保护区南北宽约39km,东西长约47 km。
南岭自然保护区范围坐落在广东省韶关市的乳源县、乐昌市、清远市的阳山县和连州市行政境界内,保护区面积583.684km2。保护区东向与乳源县大桥镇接壤,南向与乳源县洛阳镇、东坪镇交界,西向连接连州潭岭水库,北向以省界为界,与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
南岭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2021年起,大东山片区实现了全区网格化监测,先后在65个公里网格安装了共86台红外相机,后期增补到97台相机,秤架炉田片先后在52个公里网格安装了共70台红外相机,无人值守的红外相机拍摄到了大东山片区和秤架炉田片大量珍贵的野生动物影像资料。经鉴定,共拍摄到野生动物50种(兽类17种和鸟类33种),包括黄腹角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熊、藏酋猴、毛冠鹿、中华鬣羚、斑林狸、豹猫、白眉山鹧鸪、白鹇、画眉、领鸺鹠、红头咬鹃和雀鹰等1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熊和黄腹角雉为IUCN红色名录列受威胁物种)。
采购包1(野生动物红外相机公里网格化监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助))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自签订采购合同之日起至2024年7月31日止完成。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阳山县,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东山和秤架(炉田)片区。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50%,签订合同后,采购人向成交供应商支付合同总额的50%;
2期:支付比例30%,成交供应商完成第二次数据回收后经采购人确认后向成交供应商支付合同总额的30%;
3期:支付比例20%,完成所有项目成果并通过采购人验收后,采购人向成交供应商支付合同总额的20%。 |
验收要求 |
1期:(1)成交供应商提交项目成果的形式:纸质文件、电子文件;(2)成交供应商应当按照采购人要求的成果形式、数量和时间向采购人交付项目成果,并保证所有成果通过采购人组织的专家验收。(3)成交供应商提交的项目成果经采购人全部验收合格之后10个工作日内,应交付全部成果资料。(4)验收要求:验收时如发现所交付的成果有不符合磋商文件规定的情形,由采购人和成交供应商做出详尽的现场记录并双方签署。此现场记录或备忘录可用作补充、缺失和更换的有效证据。由此产生的有关费用由成交供应商承担。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
其他商务需求
参数性质 |
编号 |
内容明细 |
内容说明 |
|
1 |
其他要求 |
1、服务要求:要求提交的数据必须是真实、亲自调查过的,不得弄虚作假。 2、其他要求:(1)成交供应商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禁违章作业,做好森林防火和安全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工伤事故和经济损失全部由成交供应商负责; (2)本项目成果归采购人所有,成交供应商须遵守数据保密相关规范。未经采购人同意,成交供应商不得擅自使用、传输、公开调查所涉及的资料和数据。 (3)成交供应商应当保证其交付给采购人的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生第三人指控采购人侵权的,成交供应商应当承担由此而产生的全部责任。 |
|
2 |
报价要求 |
供应商以总价的方式进行报价,供应商所报价格应综合考虑完成本项目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如资料收集、现场调研、设备费、人员工资、利润、调查报告编制、税费及合同实施过程中不可预见等完成本项目内容所需的一切费用,采购人不再支付任何其它费用。 |
|
3 |
演示要求 |
供应商须在开标现场进行野生动物监测数据库对接和辅助监测设备采集操作演示。具体要求详见“详细评审”。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响应)无效。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生态资源调查与监测服务 |
野生动物红外相机公里网格化监测 |
项 |
1.00 |
1,000,000.00 |
1,000,000.00 |
农、林、牧、渔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野生动物红外相机公里网格化监测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
1 |
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野生动物红外相机公里网格化监测项目,保障动物日常监测工作持续稳定开展,积累监测数据,掌握大东山和秤架炉田两片区内大中型动物资源变化格局以及影响其变化的重要因子,为制定保护区野生动物常态监测计划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为保护区乃至全省野生动物保护策略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
||||||||||||||||||||||||||||||||||
|
2 |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拟完成大东山片区及秤架(炉田)片区红外相机公里网格化工作,开展2023年红外相机常态化监测和数据管理,进一步掌握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种群现状,持续开展野生动物监测。 1.持续开展两片区红外相机常态化监测,维护大东山、秤架炉田片红外相机公里网格中已部署的180台红外相机,对故障相机进行更换;并根据实际情况在两片监测较薄弱的区域进行加装;尤其是上一年中监测中华鬣羚、黑熊活动较频繁区域进行重点监测;完成2023年大东山片区和秤架炉田片区共121个网格(其中大东山片区66个,秤架炉田片55个)开展3次设备维护、数据收集工作,根据监测数据完成2023-2024年度监测报告。 2.集合多元化采集设备,丰富数据采集手段,创新采集方式,购置生境全景采集终端:6套,在红外相机布设及数据回收时进行生境全景照片采集;购置环境全景监测终端:2套;定时采集监测区域环境信息;购置声纹监测终端:2套,利用最新的声纹监测技术,创新采集方式,采集数据须对接至野生动物监测数据库。 3.完成2023-2024年度野生动物监测数据库升级与维护:1项;其中,需完成2023-2024年红外相机采集数据入库,识别、分析;对接生境全景采集终端、环境全景监测终端及声纹监测终端,多元化采集展示;结合物种活动的时间节律,新增物种监测时空分析等功能。 |
||||||||||||||||||||||||||||||||||
|
3 |
采购内容及技术要求 一、购置红外相机120台
二、野生动物红外相机公里网格化监测 1.两片区常态化监测 继续在大东山片区和秤架炉田片(图1)开展的常态化监测,但随着红外相机设备野外老化,丢失,故障频发,布设、更换、回收红外数据难度增加,为进一步掌握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种群现状,持续开展野生动物监测,及时更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现状,更加全面掌握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资源状况,实现保护区全方位监测,在两片区开展红外相机监测维护及数据整理服务,主要开展动物监测公里网格的红外相机设备更换、维护、加装、重点物种监测以及数据采集、整理、分析等工作。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东山片区面积46km2,秤架炉田片与大东山片相连,面积35.69 km2,两个片区均按公里网格布设红外相机。大东山片区划分66个公里网格(图1),已布设了104台红外相机,在秤架炉田片划分55个公里网格,已布设76台红外相机,已实现两个片区公里网格全覆盖。然而,随着野外监测工作的开展,红外相机存在一定的损耗率(包括损坏、遗失等情况)。为持续开展两片区红外相机常态化监测,维护大东山、秤架炉田片红外相机公里网格中已部署的180台红外相机,对故障相机进行更换;并根据实际情况在两片监测较薄弱的区域进行加装;尤其是上一年中监测中华鬣羚、黑熊活动较频繁区域进行重点监测。 监测需按相关规范做好过程记录,包括人员名单、轨迹、维护记录、生境照片、工作照片等。 2.两片区全景及声纹监测试点 计划在大东山片区和秤架炉田片(图2)开展的红外相机生境全景采集、环境全景监测、声纹监测试点,以新型的全景、声纹采集监测手段出发,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音视频处理等科学技术,无需电源线供电,无需铺设网络线缆,无需人工值守,具有功耗低、探测准、传输远、抗干扰强、安装部署方便等显著特点,对生态环境、野生动物进行监测和智能分析,掌握环境生境对野生动物类别、丰富、时空分布、活动节律,为保护区内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集合多元化采集设备,丰富数据采集手段,创新采集方式,购置生境全景采集终端:6套,在红外相机布设及数据回收时进行生境全景照片采集;购置环境全景监测终端:2套;定时采集监测区域环境信息;购置声纹监测终端:2套,利用最新的声纹监测技术,创新采集方式,采集数据可对接至野生动物监测数据库。 3.野生动物监测数据库升级与维护 完成2023-2024年红外相机采集数据入库、识别、分析;对接生境全景采集终端、环境全景监测终端及声纹监测终端,多元化采集展示;结合物种活动的时间节律,新增物种监测时空分析等功能。 须支持生境全景采集终端无缝对接至野生动物监测数据库,作为红外相机公里网格化布设时的新型采集手段,以采集全景图替代以往布设、更换相机时采集红外相机布设生境全景照片,并可对接自动上传至野生动物监测数据库(支持离线采集),创新工作采集方式,方便后期比对及回溯,为保护区监测创新不断提供新技术。 须支持全景监测终端及声纹监测终端设备采集数据无缝对接至野生动物监测数据库,包括全景监测终端全景图、全景视频、监测数据(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压强)、设备管理等,声纹监测终端声音录入上传,为开展常态化监测打好基础。 野生动物监测数据库新增动物名录功能,基于历年来保护区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按已识别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及其它动物自动对应到相应的物种阶元信息内,支持对应物种精选图片或视频及物种活动时间节律统计展示。 野生动物监测数据库新增物种监测时空分析功能,基于鉴定物种对应的公里网格可直观的展示监测到的所有物种的丰富度,须支持鉴定后单一物种的网格占域率自动计算,可按年度、季度、月度分屏比对不同年份、月份的物种占域率情况,物种丰富度及网格占域率功能均可一键导出(出图),方便数据查询、比对及数据应用。 4.辅助监测设备要求(★须对接至野生动物监测数据库,提供承诺书,格式自拟) (1)生境全景采集终端:6套; (2)环境全景监测终端:2套; (3)声纹监测终端:2套。 详细技术参数如下:
5.项目成果要求 (1)红外相机数据采集:3次; (2)完成野生动物监测数据库升级与维护:1份; (3)完成2023-2024年度监测报告:1份; (4)完成红外相机监测纪录片1部(5分钟)。 |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