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1.为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要求
(1)本竞争性磋商采购文件所称中小企业必须符合《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号)的规定。
(2)服务项目中伴随货物的,根据《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调整优化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执行机制的通知》(财库〔2019〕9号)和《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通知》(财库〔2019〕19号)的规定,采购需求中的产品属于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内标注“★”的,供应商必须在响应文件中提供所竞标产品的节能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加盖供应商公章),否则响应文件按无效处理。如本项目包含的配套货物属于品目清单内非标注“★”的产品时,应优先采购,具体详见“第四章 评审程序和评定成交的标准”。
2.“实质性要求”是指采购需求中带“▲”的条款或者不能负偏离的条款或者已经指明不满足按响应文件按无效处理的条款。
3.采购需求中出现的品牌、型号或者生产供应商仅起参考作用,不属于指定品牌、型号或者生产供应商的情形。供应商可参照或者选用其他相当的品牌、型号或者生产供应商替代。
4.供应商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实响应磋商文件,不得仅将磋商文件内容简单复制粘贴作为竞标响应,还应当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对于重要技术条款或技术参数应当在响应文件中提供技术支持资料,技术支持资料以磋商文件中规定的形式为准,否则将视为无效技术支持资料。
5.供应商必须自行为其竞标产品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或者专利成果的行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6.本项目所属行业:其他未列明行业。
1分标
一、项目要求及技术需求 |
|||
序号 |
服务名称 |
数量 |
服务内容及要求 |
1 |
广西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实施方案编制(2024-2026年) |
1项 |
一、主要任务要求 广西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实施方案(2024-2026年):主要包括确定广西洪水风险图编制范围,提出洪水风险图编制要求,包括对数据准备与处理、计算范围和洪水计算方案确定、编制区建模、洪水分析、洪水影响分析与损失评估、避洪转移分析、合理性检查和洪水风险图绘制、静态洪水风险图汇总集成,以及动态洪水风险图模型汇总集成的要求等。 二、 主要工作内容 (1)洪水风险图编制 需要编制2.15万平方公里区域洪水风险图,包括1.66万平方公里防洪保护区,3座704平方公里国家重点或重要防洪城市,30座4221平方公里自治区重点防洪城市,331条中小河流(段)。加上已完成的2013-2015年任务,共计完成2.62万平方公里的洪水风险图编制,基本实现重点防洪区洪水风险图全覆盖。 洪水风险图编制任务内容包括数据准备与处理、计算范围和洪水计算方案确定、编制区建模、洪水分析、洪水影响分析与损失评估、避洪转移分析、合理性检查和洪水风险图绘制、静态洪水风险图汇总集成,以及动态洪水风险图模型汇总集成。 1)防洪保护区洪水风险图编制 分析各防洪保护区在周边和区域内主要河流的洪水威胁以及本区域暴雨内涝影响下的洪水淹没要素,进行洪水影响分析与损失评估、避洪转移分析,编制不同工况下的洪水淹没范围图、淹没水深图、淹没历时图、到达时间图等基本洪水风险图和避洪转移图等专题洪水风险图。 2)城市洪水风险图编制 分析各城市在外河洪水(风暴潮)、内河洪水、暴雨等不同洪水来源及其组合方案的洪水淹没要素,进行洪水影响分析与损失评估,编制不同工况下的基本洪水风险图。 3)中小河流洪水风险图编制 分析各中小河流有堤段和无堤段在不同重现期洪水条件下的洪水淹没要素,进行洪水影响分析与损失评估、避洪转移分析,编制不同重现期洪水的基本洪水风险图和专题洪水风险图。 4)动态洪水风险图模型汇总集成 ①全区洪水风险实时分析模型汇总集成。完成各防洪区洪水风险实时分析模型构建,包括洪水分析模型、洪水影响分析与损失评估模型、避洪转移模型等,经质检审核完成模型汇总集成,奠定洪水实时推演与动态展示系统建设基础。 ②系统集成建设。集成静态洪水风险图成果,选取重要河流和防洪区,集成对应的洪水风险实时分析模型,集成建设洪水实时推演与动态展示系统。 (2)洪水风险图更新 针对2013—2015年已编洪水风险图的0.47万平方公里重点地区,根据《洪水风险图应用与管理办法》中“洪水风险图有效期一般为五年,有效期届满前需重新编制”的规定,结合最新的流域区域下垫面变化、社会经济发展、防洪保护对象范围和重要性变化,以及区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情况,本次按三年任务考虑,更新已编范围中的洪水风险图,包括0.22万平方公里防洪保护区、8条中小河流和2座重点重要防洪城市,完善各防洪区单元洪水风险分析模型,实现多场景洪水风险图动态绘制,并对已编制的各重现期和工况方案成果进行更新。 1)洪水风险实时分析模型完善 按照《洪水风险实时分析技术要求和成果规范》和《洪水风险实时分析模型接口规范》,升级改造洪水分析、洪水影响分析和损失评估、避洪转移模型计算引擎,调整更新模型参数等,提高分析计算精度速度,进行质检审核和汇总集成。 2)已编洪水风险图更新 根据本次新修订的规范和技术要求,更新编制不同工况方案的洪水风险图。对于防洪标准发生变化的编制单元,根据需要增加或调整洪水分析方案。完成静态风险图和动态洪水风险图模型的汇总集成。 (3)洪水风险区划图更新 以2021—2022年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已完成的全区洪水风险区划及防治区划成果(以下简称普查洪水区划成果)为基础,利用本次全区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新编和更新成果,结合山丘区中小河流淹没细化分析工作,开展全区洪水区划成果更新,推动形成省级、市县级两级洪水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成果体系。 1)风险区划图 ①新编及更新洪水风险图范围的成果更新。以本次广西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新编和更新成果为基础,利用最新的洪水风险图编制单元洪水风险计算成果,采用相应的洪水风险区划方法进行洪水风险区划图更新工作,并对更新后的洪水风险区划成果进行质检审核和汇总集成。 ②山丘区中小河流范围的成果更新。全面梳理普查洪水区划成果中山丘区中小河流范围成果的合理性和时效性,针对采用简化方法或基础数据精度不足的中小河流地区,补充开展山丘区中小河流淹没分析计算,并将有关成果集成更新至全区洪水风险区划图中。 ③人口、GDP等专题图编制。在完成洪水风险区划成果更新的基础上,结合我区最新的人口、GDP分布数据,在标准网格尺度下开展洪水风险评估工作,分别形成以人口和GDP风险等级为表征的洪水风险区划专题成果图。 2)防治区划图更新 在洪水风险区划成果更新完善的基础上,结合新一轮流域防洪规划修编成果,利用本次更新后的洪水风险区划图成果,进一步对洪水灾害防治区划图进行更新完善,重点对主要江河防洪区区划单元,以及山地洪水威胁区小流域单元的洪水灾害防治等级信息进行更新完善。最终形成全幅专题图或标准分幅专题图。对洪水灾害防治单元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与同类区划图进行比较,完成合理性检查。 (4)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体系完善 配合国家完成洪水风险图编制标准规范修订,技术体系提升等工作,针对广西洪水灾害防御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基于洪水风险实时分析模型,融合监测预报和工程调度数据,开发洪水动态模拟、展示和三维仿真技术,构建流域、区域通用洪水实时推演与动态展示系统,实现实时场景中特定调度方案下洪水风险模拟评估和动态展示,服务于洪涝灾害防御“四预”工作。 (5)成果应用 洪水风险图成果包括全区重点防洪区的静态洪水风险图、洪水风险实时分析模型与动态展示系统,全区范围的洪水风险区划图和防治区划图等。洪水风险图成果可在水旱灾害防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社会综合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方向推广应用。 1)加强在水旱灾害防御中的应用 充分利用静态洪水风险图、动态洪水风险图模型及实时推演与动态展示系统,支撑做好流域和省级防洪预案修编,洪水风险预判、预警和预演等洪水灾害防御与“四预”工作;合理布局应急抢险、避险转移等各类保障措施,提升保障支撑能力;积极探索在防洪工程布局、标准、规模及防洪效果评价等防洪规划有关工作中的应用,完善提升防洪规划技术体系。 2)促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积极推动洪水风险图成果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自然灾害综合防治等重大规划中的应用,避免或减少因盲目开发建设造成的洪灾损失。推动洪水风险图成果在韧性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助力智慧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充分挖掘洪水风险图成果,积极服务于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推动在社会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基于洪水风险图成果形成面向公众的洪水风险公示方案,对公众进行洪水风险宣传教育,提升防洪风险意识。加强洪水风险图在交通、导航、互联网等行业应用,推进洪水风险图成果的社会化服务。 推动洪水风险图成果在确定洪水保险范围和保险费率、协助投保用户灾前(中)及时避险、核灾定损等方面的应用,支持地区洪水保险制度的建立,促进洪水保险的健康发展。 三、拟投入项目的人员要求 拟投入本项目的人员不少于10人,其中项目负责人应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类高级工程师职称,项目人员中有水利工程规划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1人,有水利工程中级及以上职称不少于5人。 四、成果要求 每个成果报告要求提交电子文档(刻录光盘)5份和纸质一式15份,根据采购单位需求可适量加印。 |
二、商务要求表(磋商供应商商务响应表与服务承诺同一内容不相符的,以低计算) |
|||
提交服务成果时间及地点 |
1.提交服务成果时间:自签订合同之日起120个日历日内完成方案编制并通过验收。 2.交付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
||
▲付款方式 |
1.签订合同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30%的合同款;完成方案初稿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20%的合同款;所有全部的服务成果在满足相关部门要求,采购人书面验收合格并提交全部正式成果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剩余50% 的合同款。 2.每次付款前,中标供应商应开具合格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给采购人。 |
||
服务响应要求 |
1、处理问题响应时间:接到采购人处理问题通知后1小时内到达采购人指定现场。 2、其他:根据评审会、工作对接会、协调会等意见相应修改完善方案编制内容。 3、方案编制阶段,成交供应商应在南宁有常驻2名以上实施人员开展项目调研、对接等服务,直到本次方案编制服务验收合格。 |
||
▲验收要求 |
1.成交供应商编制的方案不满足响应文件承诺、验收不合格的,采购人有权解除合同并追究该供应商的法律责任。 |
||
▲其它要求 |
1.响应报价包含服务需求要求所需的一切费用总和,除另有约定外,成交价不因任何因素而调整: (1)包括方案编制技术服务费、调研、差旅、保险、会务、税金等一切费用; (2)项目验收、人员服务等费用。 2.其他要求 采购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成交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及服务时免受第三方提出的侵犯其专利权或其它知识产权的起诉。如果第三方提出侵权指控,成交供应商应承担由此而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和费用。 |
2分标
一、项目要求及技术需求 |
|||
序号 |
服务名称 |
数量 |
服务内容及要求 |
1 |
广西山洪灾害防治实施方案编制 |
1项 |
一、主要任务要求 山洪灾害防治实施方案:主要包括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自治区本级项目(2021—2023年)补充技术方案、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自治区本级项目技术方案、广西山洪灾害防治区小流域清单、全区雨水情监测站网评估等。 二、主要工作内容 (1)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自治区本级项目(2021—2023年)补充技术方案》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自治区本级项目(2021—2023年)基础上,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自治区本级项目(2021—2023年)补充技术方案,提升自治区本级算力建设,建设安全、稳定、可靠的软硬件环境,并根据水利部2023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要求,整合并提升山洪灾害预警信息靶向发送建设成果,进一步探索预警信息“靶向”发布和“叫应—反馈”模块,拓展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和覆盖面。 1)壮美广西·水利云建设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自治区本级项目(2021—2023年)技术方案》,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自治区本级项目(2021—2023年)实施基本情况,调查当前自治区本级山洪灾害防治算力现状,分析所建应用的云资源部署需求,明确当前存在问题及补充建设必要性。 根据国家政策和自治区相关规划要求,结合自治区水利厅对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管理工作需求,提出壮美广西·水利云软件版本扩容升级、扩容国产化资源池、升级地图商用软件等总体建设方案及设计方案,包括建设思路、选型原则、资源设计、升级建设内容、关键技术、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部署方案、建设与运行管理方案、项目质量进度管理方案等,提高水利云承载能力,满足广西壮族自治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自治区本级项目(2021—2023年)已建应用运行需求。 2)山洪灾害预警信息靶向发送建设 收集和整理全区山洪灾害调查和分析评价、山洪灾害隐患区排查基础资料,掌握山洪灾害危险区和隐患区分布、自然和社会经济、历史山洪灾害等基本情况,充分利用预警信息靶向发送试点县成果,结合正在开展能力提升的省级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提出隐患区域资料补充与核查、隐患区与危险区关联预警分析、资料整合与标准化管理、山洪灾害预警区域电子围栏建立、预警信息靶向发送机制制定、靶向预警信息发送功能模块开发、预警信息靶向服务整体业务流程、基础资源需求等工作方案,升级广西山洪灾害预警信息靶向发送模块,提升全区山洪灾害预警信息靶向发送能力。 (2)编制《2025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自治区本级项目技术方案》 根据水利部以小流域山洪灾害“四预”能力建设为重点的实施要求,综合考虑广西壮族自治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自治区本级项目(2021—2023年)已建自治区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及“四预”功能建设基础,分析现有系统平台与满足重点小流域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及会商决策支持等要求的差距和需求,进一步提出自治区本级算据、算法、算力“三算”能力建设以及小流域“四预”功能建设的建设思路、建设方案、软硬件配置清单、部署方案、建设与运行管理方案、项目质量进度管理方案等,编制2025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自治区本级项目技术方案,作为2025年自治区本级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依据,完善自治区监测预报预警平台,满足水利部建设任务及全区实际应用需求。 (3)编制《广西山洪灾害防治区小流域治理单元清单》 根据全国山洪项目组关于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24—2025年)信息复核确认会,明确广西山洪灾害防治区小流域治理单元总数为1895个,其中重点小流域(含重点城集镇)治理单元数量为911个,2024—2025年实施小流域治理单元数量为50个。以2013—2015年“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基础数据和工具软件开发项目”下发的小流域及河网数据为基础,按照50—200平方公里为治理单元,全面合并和梳理小流域,复核并建立小流域治理单元与监测站点、乡镇、行政村、自然村、企事业单位、危险区、山洪沟道等关联关系,实行建档立卡管理,进一步细化小流域治理单元清单,完成编制《广西山洪灾害防治区小流域治理单元清单》,按照山洪灾害严重程度和防治紧迫性确定2024—2025年优先实施重点小流域名录,为2024—2025年以小流域山洪灾害“四预”能力建设为重点的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做好工作基础。 (4)编制《广西雨水情监测站网评估报告》 1)梳理全区雨水情监测站点建设及共享情况 梳理全区山洪自动雨量站、自动水位站、水库监测站点建设布局以及水文雨量水位站、气象雨量站等站点的布局和信息共享情况,依据《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山洪灾害防治区水文气象站网布设原则》,对站网密度进行初步评估。站网布设原则如下: ①雨量站布设需满足分区控制、流域控制、地形控制等原则; ②雨量站应分布均匀,以便掌控区域降雨时空变化规律,满足面雨量计算和有关水情业务系统的需求; ③山洪易发区内的主暴雨区及地质灾害多发区的雨量站网布设密度应达到20-30 km2/站,次暴雨区及地质灾害区雨量站网布设密度应达到50-100 km2/站,一般暴雨区雨量站网布设密度应达到100-200 km2/站; ④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范围内人口分布较为稠密或分布有重要工况的村庄、流域,应加密雨量站网布设,保障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的需要,减少山洪暴发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 ⑤站网布设应充分考虑通信、交通等运行管理维护条件。 2)结合小流域开展全区雨水情监测站网评估 根据划分的小流域,总结近年来全区典型山洪灾害事件,开展全区雨水情监测站网评估,分析流域上下游监测预警关联机制是否完善,排查降雨监测盲区,重点为以下内容: ①小流域存在山洪灾害危险区,但未建设山洪灾害监测点或监测站密度不达标,存在监测盲区,未实现山洪灾害防治区小流域及山洪威胁对象监测全覆盖。 ②小流域山洪灾害危险区、重要经济活动区、旅游景区等仅有下游有监测站点,上游无监测站点,站点布设不合理导致监测预警不及时。 ③小流域未根据预警对象的分布合理进行站网布局,导致山区小流域面雨量计算误差较大,难以满足山洪灾害预警的要求。 3)站网评估成果应用 针对站网评估结果,提出优化调整自动雨量监测站网布局方案,确定需迁建或补充新建的站点清单,完成编制《广西雨水情监测站网评估报告》,为2024—2025年度重点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监测能力提升建设提供支撑。 三、拟投入项目的人员要求 拟投入本项目的人员不少于10人,其中项目负责人应具有水利工程高级工程师证书,项目人员中有水利工程规划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1人,有水利工程中级及以上职称不少于5人。 四、成果要求 每个成果报告要求提交电子文档(刻录光盘)5份和纸质一式15份,根据采购单位需求可适量加印。 |
二、商务要求表(磋商供应商商务响应表与服务承诺同一内容不相符的,以低计算) |
|||
提交服务成果时间及地点 |
1.提交服务成果时间:自签订合同之日起120个日历日内完成方案编制并通过验收。 2.交付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
||
▲付款方式 |
1.签订合同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30%的合同款;完成方案初稿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20%的合同款;所有全部的服务成果在满足相关部门要求,采购人书面验收合格并提交全部正式成果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剩余50% 的合同款。 2.每次付款前,中标供应商应开具合格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给采购人。 |
||
服务响应要求 |
1、处理问题响应时间:接到采购人处理问题通知后1小时内到达采购人指定现场。 2、其他:根据评审会、工作对接会、协调会等意见相应修改完善方案编制内容。 3、方案编制阶段,成交供应商应在南宁有常驻2名以上实施人员开展项目调研、对接等服务,直到本次方案编制服务验收合格。 |
||
▲验收要求 |
1.成交供应商编制的方案不满足响应文件承诺、验收不合格的,采购人有权解除合同并追究该供应商的法律责任。 |
||
▲其它要求 |
1.响应报价包含服务需求要求所需的一切费用总和,除另有约定外,成交价不因任何因素而调整: (1)包括方案编制技术服务费、调研、差旅、保险、会务、税金等一切费用; (2)项目验收、人员服务等费用。 2.其他要求 采购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成交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及服务时免受第三方提出的侵犯其专利权或其它知识产权的起诉。如果第三方提出侵权指控,成交供应商应承担由此而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和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