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决策部署,各地人社部门大力推进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持续强化服务功能,加强岗位信息收集发布,提高人岗匹配效率,大力挖掘适合大龄和就业困难劳动者的就业岗位,兜底帮扶劳动者实现就业增收。
按照人社部“因地制宜建设一批零工市场,更好促进灵活就业发展”的工作要求,全面加强零工市场建设,通过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用工信息服务、快速对接服务、技能培训服务、市场秩序维护等措施,打造灵活用工“一条龙”服务,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
需实现的功能和目标:
一、完善市场基本服务
健全完善以即时快招 服务为核心、以技能提升和权益维护服务为支撑的零工市场基本服务,重点提供灵活就业岗位供求信息撮合服务、职业指导服务、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信息推介服务、培训需求信息收集服务、权益维护指引服务,为所有灵活就业人员免费提供规范可持续的基本就业公共服务。
1.职业介绍。根据用工主体招聘需求、求职人员技能状况和求职意愿精准匹配推送招聘岗位信息,提供就业岗位供求信息撮合服务,支持用工主体和求职人员开展对接洽谈。为有意愿就业的求职人员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服务,提出择业建议,并积极组织求职人员参加招聘会,帮助实现就业。要注重服务跟踪,及时了解掌握招聘求职对接动态。
2.培训推介。为各类群体做好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登记服务,收集培训信息并及时发布,根据群众培训需求推送培训信息,引导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群众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有创业意愿的符合条件的群众参加创业培训。
3.就业创业指导。为群众提供就业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就业创业扶持补贴申领等指导服务。
4.开展就业专项服务活动。组织开展招聘会、政策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咨询等就业帮扶活动。
5.政策咨询。为群众提供就业创业政策、社会保险、劳动法律法规等咨询服务,为群众解答在就业、创业、社保、劳动法律法规方面的疑惑问题和解读相关惠民政策。
二、建立制度与服务优化
统一业务流程和服务标准,规范使用服务标识标志,提高服务场所辨识度。建立工作日志台账制度,记录分析零工市场主要业务开展情况。建立健全工作规章制度,全面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建立服务项目清单、规范服务流程,主动公开服务项目、办事指南、服务热线和投诉举报渠道等事项。建立岗位及零工人员数据库,充分利用人社线上零工市场模块(如省“省一体化系统”市“一湛通”等)开展数据汇集及提供服务,加强自有资源对接优化服务支撑,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高效的线上求职招聘服务。
1.岗位信息发布。为各类用工主体做好招聘岗位信息登记服务,积极对接用工主体,收集用工需求,进行整理、审核、线上及线下发布并定期更新。
2.求职登记。为找工作的各类求职群体做好求职登记服务,整理、录入求职信息,及时对外发布并定期更新。
三、引导发挥市场作用
引导支持各类人力资源机构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零工市场建设。
四、信息化管理及资源整合
全方位摸清区域资源底数(湛江海田物流产业园“三大支柱产业、十八个专业市场”),结合区域特色整合梳理分类,建设信息化管理,实现供求即时对接。
五、多级全链条就业服务
对接辖区各街道,通过线上线下的劳动人口摸底普查,掌握辖区劳动力信息,以点带面、形成各街道甚至各社区、村之间进行线上、线下联动,打造就业劳务信息服务多维度信息池,结合平台功能精准匹配、定期推送、靶向职介,形成“招工就业”信息直通车。支持完成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跟踪服务等全链条就业服务。
六、品牌建设与宣传
积极多渠道宣传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措施成效,提高用工单位和零工人员对相关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度。及时总结推广本地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提升零工市场就业服务整体水平。完成湛江市赤坎区零工市场品牌建设。
七、劳动保护和权益保障
建立健全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和纠纷争议快速调处机制,依法规范用工关系,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获得报酬、参加社会保险等基本合法权益。加强信息真实性审核,完善零工市场诚信建设,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大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帮助零工人员了解自身权益,提高维权和安全意识,依法理性维权。适当提供零工工具、反光马甲、工作服等劳动保护用品。
八、完善便民服务
完善便民服务设施,提供车辆即停即走、工具借用寄存、候工休息、免费为零工人员提供饮水、电动车充电、手机充电等多项工作生活便利服务。
采购包1(湛江市赤坎区零工市场建设项目(运营))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3年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湛江市采购人指定地点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80%,合同签订并开始运营后10个工作日内, 支付合同总额的80%。 2期:支付比例20%,成交供应商开具质保函送达采购人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额的20%。 如项目发生合同融资,采购人应当将合同款项支付到合同约定收款账户。 |
验收要求 |
1期:项目启动阶段:在项目启动初期,需要进行初步的验收和评估,确保项目符合基本要求和标准。 2期:中期验收阶段: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中期验收,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和质量是否符合预期目标。这一阶段的验收通常包括实地查看、观看视频、查阅资料和听取汇报等方式。 3期:阶段性验收阶段: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分阶段进行验收。例如,某些地方规定项目阶段性验收合格率需达到90%以上。 4期:最终验收阶段:在项目完成后,进行全面的验收评估,确保所有服务和指标的履约情况符合要求,并对整个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价。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其他,本项目实行总价包干,完成本项目所需的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方案策划及实施跟进相关费用、软件投入费用、专项活动服务相关费用、组建专业运营团队相关费用、持续服务费、税费及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应预见和不可预见费用等完成合同规定责任和义务、达到合同目的的一切费用及企业利润。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采购人将不再另行支付与本项目相关的任何费用。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平台运营服务 |
湛江市赤坎区零工市场建设项目(运营) |
项 |
1.00 |
1,200,000.00 |
1,200,000.00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湛江市赤坎区零工市场建设项目(运营)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1 |
一、完善市场基本服务 健全完善以即时快招 服务为核心、以技能提升和权益维护服务为支撑的零工市场基本服务,重点提供灵活就业岗位供求信息撮合服务、职业指导服务、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信息推介服务、培训需求信息收集服务、权益维护指引服务,为所有灵活就业人员免费提供规范可持续的基本就业公共服务。 1.职业介绍。根据用工主体招聘需求、求职人员技能状况和求职意愿精准匹配推送招聘岗位信息,提供就业岗位供求信息撮合服务,支持用工主体和求职人员开展对接洽谈。为有意愿就业的求职人员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服务,提出择业建议,并积极组织求职人员参加招聘会,帮助实现就业。要注重服务跟踪,及时了解掌握招聘求职对接动态。 2.培训推介。为各类群体做好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登记服务,收集培训信息并及时发布,根据群众培训需求推送培训信息,引导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群众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有创业意愿的符合条件的群众参加创业培训。 3.就业创业指导。为群众提供就业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就业创业扶持补贴申领等指导服务。 4.开展就业专项服务活动。组织开展招聘会、政策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咨询等就业帮扶活动。 5.政策咨询。为群众提供就业创业政策、社会保险、劳动法律法规等咨询服务,为群众解答在就业、创业、社保、劳动法律法规方面的疑惑问题和解读相关惠民政策。 |
|
2 |
二、建立制度与服务优化 统一业务流程和服务标准,规范使用服务标识标志,提高服务场所辨识度。建立工作日志台账制度,记录分析零工市场主要业务开展情况。建立健全工作规章制度,全面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建立服务项目清单、规范服务流程,主动公开服务项目、办事指南、服务热线和投诉举报渠道等事项。建立岗位及零工人员数据库,充分利用人社线上零工市场模块(如省“省一体化系统”市“一湛通”等)开展数据汇集及提供服务,加强自有资源对接优化服务支撑,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高效的线上求职招聘服务。 1.岗位信息发布。为各类用工主体做好招聘岗位信息登记服务,积极对接用工主体,收集用工需求,进行整理、审核、线上及线下发布并定期更新。 2.求职登记。为找工作的各类求职群体做好求职登记服务,整理、录入求职信息,及时对外发布并定期更新。 |
|
3 |
三、引导发挥市场作用 引导支持各类人力资源机构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零工市场建设。 |
|
4 |
四、信息化管理及资源整合 全方位摸清区域资源底数(湛江海田物流产业园“三大支柱产业、十八个专业市场”),结合区域特色整合梳理分类,建设信息化管理,实现供求即时对接。 |
|
5 |
五、多级全链条就业服务 对接辖区各街道,通过线上线下的劳动人口摸底普查,掌握辖区劳动力信息,以点带面、形成各街道甚至各社区、村之间进行线上、线下联动,打造就业劳务信息服务多维度信息池,结合平台功能精准匹配、定期推送、靶向职介,形成“招工就业”信息直通车。支持完成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跟踪服务等全链条就业服务。 |
|
6 |
六、品牌建设与宣传 积极多渠道宣传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措施成效,提高用工单位和零工人员对相关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度。及时总结推广本地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提升零工市场就业服务整体水平。完成湛江市赤坎区零工市场品牌建设。 |
|
7 |
七、劳动保护和权益保障 建立健全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和纠纷争议快速调处机制,依法规范用工关系,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获得报酬、参加社会保险等基本合法权益。加强信息真实性审核,完善零工市场诚信建设,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大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帮助零工人员了解自身权益,提高维权和安全意识,依法理性维权。适当提供零工工具、反光马甲、工作服等劳动保护用品。 |
|
8 |
八、完善便民服务 完善便民服务设施,提供车辆即停即走、工具借用寄存、候工休息、免费为零工人员提供饮水、电动车充电、手机充电等多项工作生活便利服务。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