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按照国家、省统一标准,以国家、省下发的遥感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有关监测及相关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制作外业调查底图,开展县级内业判定、实地调查举证,全面掌握惠东县2023年度土地利用现状的地类、面积、属性及相关图层属性信息的变化情况,更新县级国土调查数据库,形成年度变更增量包。通过省级和国家级内、外业核查及数据库质量检查,更新形成惠东县2023年度国土调查数据库。
采购包1(惠东县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项目)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合同签订后经采购人同意进场后开始提供服务。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采购人指定地点。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20%,合同签订完成后15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合同总额的20%。 2期:支付比例60%,项目通过省级检查后15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合同总额的60%。 3期:支付比例20%,服务期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合同金额的20%。 如项目发生合同融资,采购人应当将合同款项支付到合同约定收款账户。 |
验收要求 |
1期:通过省级和国家级内、外业核查及数据库质量检查,更新形成惠东县2023年度国土调查数据库。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
其他商务需求
参数性质 |
编号 |
内容明细 |
内容说明 |
|
1 |
报价要求 |
1.按总价报价方式。投标人根据本项目的服务内容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报价,投标报价不得超过最高限价。本项目服务费用为投标人完成本项目要求的一切费用,包括但不限于测量费用、人员工资、社保、保险、福利、管理费、风险费、税费、利润等。 2.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通过符合性审查投标人的报价,有可能影响服务质量或者不能诚信履约的,评标委员会应当要求其在评标现场合理的时间内提供书面说明和成本清单等相关证明材料;投标人不能证明其报价合理性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将其作为无效投标处理。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响应)无效。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测绘服务 |
惠东县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 |
项 |
1.00 |
2,600,000.00 |
2,600,000.00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惠东县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1 |
工作任务: (一)开展2023年度变更调查实地调查和建库工作 以部下发的2023年度遥感监测成果为基础,结合省级及以下2023年度内监测发现的各类国土利用变化信息以及各类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制作2023年度变更调查外业调查工作底图(以下简称“工作底图”)。 以实地现状认定地类为原则,查清工作底图上每一块变化图斑的地类、面积、属性、权属等实际情况;对需要举证的图斑,逐一实地拍照举证,通过“国土调查云”及时在线提交;日常变更图斑经与2023年度遥感监测成果核实确认一致的,可直接按照变更调查要求生成增量数据,无需重复实地举证;日常变更图斑与2023年度遥感监测成果不一致的,需再次实地调查举证;涉及林地、草地、湿地变化的,除林草湿专项调查监测中林草主管部门已举证且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已核查通过的之外,其他均应由自然资源和林草主管部门共同赴实地开展举证和地类认定工作。 在2022年度国土调查数据库基础上,对涉及地类属性及相关图层变更的,按照数据库更新技术要求,形成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更新数据增量包,自检合格后上报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二)配合省级全面检查,完成省级汇交 配合省自然资源厅开展的惠东县2023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全面检查,并将通过省级检查的成果及时汇交。 (三)配合国家级核查,完成国家级汇交 配合部组织的2023年度变更调查更新数据核查,并将通过省国家级核查的成果及时汇交。 |
|
2 |
工作程序和方法: (一)调查界线及技术指标 2023年度变更调查的数学基础、调查分类、调查精度等技术指标与“三调”技术指标一致。调查界线以2022年度国土调查数据库中的界线为准。 (二)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 1.工作底图制作 在部下发的2023年度正射影像图的基础上,叠加以下图斑或矢量数据,制作县级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底图。 (1)部下发的2023年度遥感监测图斑;省级及以下2023年度内监测发现的各类国土利用变化图斑(包括耕地卫片监督、林草湿调查监测,及开发利用、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生态修复、督察执法等相关部门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现的地类变化图斑)。 (2)部下发的2023年度各类用地管理信息的矢量数据,包括建设用地审批、临时用地审批和设施农用地备案等矢量数据。 (3)自行收集尚未报部备案的各类自然资源用地管理信息的矢量数据,自然资源管理项目包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综合整治、补充耕地项目、生态修复、废弃矿山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国土绿化、沙漠治理、河湖治理、移民撤村等。尚未报部备案的,应及时完成备案,后续相关套合分析以已报部备案的信息为准。不属于应报部备案的,应按佐证材料在汇交成果时一并提交,以便后续核查工作参考。 (4)2022年度变更调查跟踪图斑(包括以往承诺举证图斑、无法到达图斑、“互联网+”在线核查问题图斑等)。 (5)部下发的日常变更图斑。 (6)地方自主发现的其他变化图斑。 2.外业调查 按照以实地现状认定地类的原则,对工作底图中所有的调查图斑,应实地逐图斑核实确认图斑地类,调绘图斑边界,记录更新图斑权属、恢复属性、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属性、废弃属性、耕地种植属性、耕地细化类型、单独图层等各类信息变化情况;对影像未能反映的新增地物进行补测和调查。依据实际调查成果,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及土地综合整治等自然资源管理成果,更新2022年度国土调查数据库中的城镇村范围、“推(堆)土区”“光伏板区”“拆除未尽区”等单独图层范围,形成2023年度相关单独图层。 2023年度变更调查的地类调查,依据土地利用方式、主要用途、经营特点和覆被特征等因素认定地类,认定要求应与“三调”《实施方案》《技术规程》《补充通知》《技术问答》以及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地方调查问题的答复等保持一致。 3.调查举证 可采用实地举证(含无人机举证)、类型举证、承诺举证、高清遥感影像举证等方式开展图斑举证工作。 在开展外业调查的同时,使用具有卫星定位和方向传感器的设备,利用省级统一的“互联网+”举证软件,对需举证的图斑地块拍摄包含图斑实地卫星定位坐标、拍摄方位角、拍摄时间的实地照片。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举尽举。对于人工拍摄困难的图斑,可采取无人机举证、连续图斑分段举证、类似图斑典型举证、局部航飞影像举证、承诺举证等优化举证方式,在保证真实反映实地现状的前提下,组织开展调查举证工作。 (三)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 城镇内部国土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与农村国土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同步开展,在汇总时分别统计。充分利用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地籍调查和不动产登记成果等,开展2023年度变更调查城镇村庄内部国土利用现状二级地类调查更新工作。将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发现的城镇内部国土利用变化纳入年度国土变更调查。 (四)权属界线上图和补充调查 根据集体土地所有权日常登记工作掌握的权属变化情况,按照统一的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更新技术要求、数据库变更方法、标准及相关质量要求,采用增量更新的方式,开展2023年度变更调查权属更新。对权属界线发生变化的,要将已按照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调查确定的成果,及时纳入年度变更调查。 (五)逐级地类核查 根据部下发监测图斑和自主变更图斑,及时完成外业实地调查举证和地类认定工作。 要及时开展部下发图斑的外业调查举证和地类认定工作,且同步开展自主变更图斑调查举证和地类认定。在开展部下发图斑调查举证和地类认定工作的同时,还要对国家提取的变化图斑外地方发现的各地类变化情况进行补充提取,并开展调查举证和地类认定工作。并及时上报省级核查。 全面响应部下发的涉及建设用地、耕地等重点地类变化图斑。对于部下发的涉及建设用地、耕地等重点地类变化图斑,应及时进行调查举证和地类认定。 (六)2023年度国土调查数据库更新 按照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更新统一标准要求、技术方法及质量要求等,基于逐级地类核查成果、日常变更图斑中无需举证的图斑,结合权属界线上图和补充调查等工作成果,采用增量更新的方式,开展2023年度国土调查数据库更新工作。 将更新后的数据成果,采用国家、省统一下发的2023年度国土调查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开展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更新数据包与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的校核与数据质量检查工作。 (六)2023年度变更调查更新成果县级检查 由惠东县自然资源局组织对本地区2023年度变更调查更新成果进行100%全面自检,确保成果的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利用国家、省统一下发的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检查年度变更调查增量数据的数据质量。 |
|
3 |
主要成果:2023年度变更调查主要成果应包括影像、图形、权属、文字报告等。 |
|
4 |
进度安排: 按照省自然资源厅最新要求,完成县级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向省自然资源厅报送自检合格的2023年度变更调查更新数据增量包。 按照自然资源部最新要求,配合省自然资源厅完成省级检查和整改工作,向部报送检查合格的县级国土变更调查初报数据。 |
|
5 |
技术保障:采取切实有效的的技术管理保证措施,严格检查验收制度,建立合理的进度安排和质量保证措施并做好相应售后服务保障。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