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商务需求
采购标的和数量
|
镇海区城市存量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研究项目 1项
|
完成期限及地点
|
完成期限:8个月
服务地点:业主指定
|
项目时间要求
|
1、第一阶段
合同签订后2个月内,完成现状建设状况调研、收集相关资料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并完成初方案;
2、第二阶段
初方案通过审查,收到修改意见后2个月内完成中间成果;
3、第三阶段
中间成果通过审查,收到修改意见后的1个月内,修改完善,完成评审稿;
4、第四阶段
评审稿根据会议要求修改完善,3个月内完成成果。
|
付款方式
|
1、合同签订后30天内支付合同总价的50%;
2、会审稿通过部门会审后30天内支付合同总价的30%;
3、提交规划成果并通过招标人审核后30天内支付合同总价的20%。
|
签订合同时间
|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30日内。
|
履约保证金
|
无
|
投标文件有效期
|
90天
|
二、技术需求
一、项目背景
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城市更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镇海区也围绕存量低效用地盘活、三改一拆等工作,在积极探索城市更新的新路径。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未来的浙江自贸区重要功能片区,镇海的发展需要战略性空间的支撑, 而进一步盘活梳理存量资源,是挖掘城市发展潜力,明确战略性空间的重要抓手,对于镇海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特编制本规划,统筹全区的城市更新工作。
二、规划范围
镇海区行政辖区范围(不包括贵驷街道)。
三、规划重点
(1)盘摸梳理镇海城市存量空间资源。 对全区存量空间的现状分布、发展阶段、 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梳理, 通过综合评价与分类甄别,明确存量空间资源的底盘底数,摸清空间特征, 分析研究当前镇海城市更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主要矛盾。
(2)研究制定镇海存量空间开发利用模式及路径。 通过对典型案例研究, 总结镇海区存量空间开发利用的典型模式与客观规律。 梳理全区发展思路,明确发展导向, 以落实发展战略为目标, 结合镇海实际需求, 划定典型更新片区与更新单元(项目)类型, 研究存量空间开发利用的方式与实施路径,提出差异化开发利用策略, 引导存量空间合理开发利用。
(3)探索研究存量空间开发利用实施与管理建议。 结合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需求以及宁波、镇海地方特点,梳理现有规划管理方式与存量空间开发利用实施路径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4)构建存量空间资源数据库。在充分整理研究存量空间的基础上,形成资源评价标准。对城镇开发边界内存量空间进行评价,形成存量空间资源数据库,为全区存量空间资源开
发利用工作提供基础性支撑。
四、成果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
最终成果提供规划总报告、相关图纸及存量空间资源矢量数据库。规划总报告,包括盘摸梳理镇海城市存量空间资源、研究制定镇海存量空间开发利用模式及路径、探索研究存量空间开发利用实施与管理建议等三个部分的内容。
图纸包括区位图、存量空间现状分布图、存量空间资源潜力评价图、存量空间资源策略分区图、存量空间资源强度指引图、典型更新片区/单元划定指引图、典型更新片区/单元策略分析图、重大基础设施统筹建议图、近期重点项目分布图及其他能表达研究思路的分析图等。
五、进度要求
1、第一阶段
合同签订后2个月内,完成现状建设状况调研、收集相关资料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并完成初方案;
2、第二阶段
初方案通过审查,收到修改意见后2个月内完成中间成果;
3、第三阶段
中间成果通过审查,收到修改意见后的1个月内,修改完善,完成评审稿;
4、第四阶段
评审稿根据会议要求修改完善,3个月内完成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