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网格数字化治理平台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010290000116907 发布时间:2020-10-29 文档页数:43页 所需下载券:10
南京江北新区网格数字化治理平台

采购需求

4.1 项目概况

4.1.1 项目背景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体现了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的深化,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科学指引。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部署,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的积极作用,努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现将进行南京市江北新区网格数字化治理平台项目建设。

4.1.2 项目建设遵循标准

项目建设要以国家、省、市、区社会治理建设相关政策标准为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文件和标准规范要求:

1、《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412号)

2、《“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发改高技〔2016〕1078号)

3、《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 号)

4、《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40号)

5、《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0.4)

6、《关于改革和加强江北新区新时代街道工作 全力服务江北新主城建设的实施意见》(江北新区 2019.4)

4.1.3 建设目标

以提升江北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用精细管理、专业服务、多元参与、信息支撑等手段,搭建起职责明确、指挥有序、管理精细、信息共享、渠道畅通、服务高效的城市治理网格体系,实现“全覆盖、无缝隙、精细化、长效化”的治理目标,全面提升江北新区治理水平。

4.2 产品清单

序号

名称

数量

单位

1

数据标准规范建设

1

2

数据治理建库

1

3

数字网格应用

1

4

学习阵地

1

5

城市画像应用

1

6

基础设施升级

1

4.3 功能、性能、配置要求

1 数据标准规范建设

序号

名称

功能、性能、配置要求

 

 

1

 

 

★实质性要求

根据江北新区网格数字化治理要求,基于国家、省、市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编制一套适应江北新区建设要求和实际情况的标准规范体系,主要包括数字治理代码标识体系、建筑物数据规范、人口数据规范、POI数据规范、地名地址数据管理规范

等。

2

非实质性要求

 

3

参考图片

暂无内容

2 数据治理建库

序号

名称

功能、性能、配置要求

 

 

 

 

 

 

 

 

 

 

 

 

 

 

 

 

 

 

 

 

 

 

 

 

 

1

 

 

 

 

 

 

 

 

 

 

 

 

 

 

 

 

 

 

 

 

 

 

 

 

 

★实质性要求

通过地理资源目录整理帮助各政府部门实现“职责清”、“数据准”、“需求明”的同时,为政务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领导决策等重大应用积累基础信息。    

1、数据采集生产

(1)采用倾斜航空摄影技术获取江北新区9平方公里试点数据。

(2)基于倾斜影像建立3D模型内业处理包括对航摄影像的畸变校正(色彩校正、影像畸变校正),根据需要进行内业空三处理、三维数据生成等,生成的三维数据通过软件构建三维模型,模型精度要求倾斜摄影模型精度≤0.03米。

(3)针对选定区域内39栋独立建筑物进行单体化数据勾勒处理以满足精细化管理及展示的需要。

(4)选择江北新区46平方公里区域试点,进行无人机航正射影像采集、处理分析,以满足管理的需要。

2、数据建库

(1)人口数据库数据完善:基于网格员归集的人口数据,构建江北新区街道人口数据库;在收集的人口数据基础上,落实人口数据完善、人口信息扩展及人口数据空间化;通过唯一编码,将人口信息库分别与楼栋信息库和户室信息库进行关联匹配,实现人房关联、人户关联。

(2)法人数据库数据完善:给企业法人库新增信用、企业监管等类型企业标签, 同步开发企业标签类接口,为街道的企业监管、信用管理等任务提供相应的数据基础(根据企业标签过滤出需要进行任务下发的相关企业)。针对网格内人房企物数据做标签处理。根据各个街道关注的重点不同,对不同类别的街道特色专题数据进行空间化及数据标准化处理、入库,并发布成服务,方便用户快速获取和使用。

(3)时空基准数据完善:

房屋数据库数据完善:基于江北新区电子地图、地名地址等既有标准信息,对江北新区直管区街道房屋数据进行补充完善,并添加楼栋地址名称、楼栋编码、楼栋层数、楼高、楼栋类型等字段。可从网格员提供的房屋业务数据中提取出楼栋信息和户室信息,并分别进行楼栋和户室数据的建库、入库以及服务发布。

地名地址库建设:建设江北新区地名地址数据库,并落实数据更新服务,为江北新区数字网格子系统建设提供对应基础数据支撑。

3、数据资源目录

本次网格数字化治理平台建设项目过程中将输出人、房、企、网格任务、城市部件、课程等共计6类资源目录。

2

非实质性要求

 

3

参考图片

暂无内容

3 数字网格应用

序号

名称

功能、性能、配置要求

 

 

 

 

 

 

 

 

 

 

 

 

 

 

 

 

 

 

 

 

 

 

 

 

 

 

 

 

 

 

 

 

 

 

 

 

 

1

 

 

 

 

 

 

 

 

 

 

 

 

 

 

 

 

 

 

 

 

 

 

 

 

 

 

 

 

 

 

 

 

 

 

 

 

 

★实质性要求

基于南京江北新区综合感知平台项目的建设成果,实现数据信息融合共享、服务管理精准精细,全面提升全区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数字网格基础数据管理支持动态配置采集表单(包括字段、字段类型),数字网格数据治理移动端支持实时获取动态配置的表单,实现楼栋、户室及户室居民信息采集,采集后人房可关联查看。

数字网格治理管理支持网格内任务事项的创建及发布,支持配置任务实施要点、任务对象;发布的任务可在数字网格治理移动端查看,并按实施要点对任务对象进行巡查。

1、数字网格基础数据管理

江北新区数字网格基础数据管理模块对江北新区范围内人口信息、工商注册类信息、街道专题信息、城市部件信息等进行采集和审核,提供资源授权、资源报送、资源校核、资源发布、统计分析、积分管理和运维管理等功能。

(1)资源授权:资源授权提供资源的访问权限控制功能,包括区划资源授权和用户资源授权。支持根据行政区划目录树,指定各级行政区划的地区管理员、指定当前行政区划中各个部门信息采集人员需要填报的图层、指定各区的审核人员等。

(2)资源报送:资源报送模块用户主要设置街道、社区、网格等相关报送人员。报送方式包括在线填报和文件报送,再以在线填报或者资源文件报送的方式报送了新数据后,以短信的方式通知资源校核人员。

(3)资源校核:资源校核模块提供数据浏览查看(查看当前数据和历史数据)、数据下载、数据在线编辑、数据上传、数据质检等功能,实现江北新区各街道对数据质量和数据内容的审查。

(4)资源发布:资源发布是指由街道对各社区校核确认后的数据进行按资源目录进行查看和审核,审核通过后进行资源发布。资源发布包括在线填报数据发布和资源文件数据发布。

(5)统计分析:为全面掌控和分析报送系统用户、数据量的情况,对报送数据的量、及时性、用户情况、专题数据等多维度进行统计分析,满足街道、社区、网格的统计需求。

(6)积分管理:依据积分管理评分办法,进行积分管理,提供积分查询、编辑等功能模块。

(7)运维管理:包括资源目录管理、行政区划管理、组织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数据字典管理、菜单管理、表单管理。

2、数字网格数据治理移动端

依托南京市江北新区大数据管理中心数据成果,实现网格内业务人员在移动端对市场主体、人口、房屋、政府社团、城市部件、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各类专题数据的实时采集、动态维护更新,进一步提升数据成果的时效性及准确性。基于移动端实现对各类专题数据的查询、展示、统计分析能力。通过数字水印及灵活的权限控制机制,实现数据访问的安全可控。

(1)市场主题管理:接入南京市江北新区大数据管理中心市场主体数据,实现江北新区内市场主体信息在移动端的汇聚展示。

(2)人口管理:接入南京市江北新区大数据管理中心人口数据,实现江北新区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寄住人口信息的汇聚展示。

(3)房屋管理:接入南京市于江北新区大数据管理中心房屋数据成果,实现江北新区小区楼栋、村居房屋信息的汇聚展示。

(4)其他数据管理:接入南京市于江北新区大数据管理中心政府社团、城市部件、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数据成果,实现江北新区政府社团、城市部件、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按专题汇聚展示。

(5)数据校核管理:基于市场主体、人口、房屋管理能力,实现对市场主体、人口、房屋业务信息数据校核补充的任务化管理,可自定义配置校核任务周期、频次、校核业务信息字段。

(6)专题地图:基于“天地图南京”地图服务构建移动端电子地图,接入“江北新区时空大数据云综合感知平台”专题图层服务目录,实现对市场主体、房屋、人口、政府社团、城市部件、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专题数据的移动一张图查询及展示。

(7)专题统计分析:基于市场主体、房屋、人口、政府社团、城市部件、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专题数据,提取各专题重要指标信息,实现图表化的综合统计分析展示。

(8)专题数据采集:根据市场主体、房屋、人口、政府社团、城市部件、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专题数据的信息规范标准,制定专项信息采集表单。依托网格员力量,实现网格员在移动端对各类专题数据的在线补充采集。

(9)权限管理:基于南京市江北新区行政组织架构体系,实现针对区、街道、社区、网格不同层级用户的角色权限控制。

(10)数字水印:实现用户访问数字网格数据治理移动端各界面时系统自动生成水印信息并在界面标记,水印信息与用户信息关联。有效防止隐私涉密数据的截

图分享,实现数据分享可溯源。

3、数字网格治理管理

提供基础网格治理事项管理、事项实施要点管理、事项对应对象管理能力,实现区、街道数字网格治理工作标准化管理。提供网格内各类治理力量的角色分配管理能力,实现网格内联合治理。提供任务发布能力,实现工作事项下沉至网格。提供任务处置管理能力,实现基层治理工作的业务流转及处置。

(1)标准化事项管理:标准化事项管理包括:事项管理,事项实施要点管理,事项对应对象管理。实现区级各业务部门下沉至网格内的基层治理标准工作事项的管理。

(2)任务发布管理:基于区级标准化基层治理工作事项及街道6+1+3各工作办创建基层治理工作事项,进行任务的发布、编辑管理。

(3)任务审核管理:对日常任务、专项任务及上报任务审核,支持街道6+1+3各工作办负责人对,发布任务的任务基本信息、任务实施要点信息、任务对象信息的查看,支持对任务的审核通过及退回。

(4)日常任务处置管理:街道6+1+3各工作办可查看及管理本办派发的日常任务,支持日常任务按任务周期频次设置自动化发布,支持日常任务的下架及删除管理。

(5)专项任务处置管理:街道6+1+3各工作办可查看及管理本办派发的专项任务,支持专项任务按任务设置周期时间设置自动完结,支持专项任务的下架及删除管理。

(6)上报任务处置管理:街道6+1+3各工作办可查看及管理本办派发的上报任务,支持上报任务按任务设置周期时间设置自动完结,支持上报任务的下架及删除管理。

(7)网格力量管理:基于“江北政务”组织架构建立街道、社区、网格组织架构,支持查看各网格内参与的基层治理的人员力量。

(8)数字网格管理:依托大数据管理中心各类专题数据成果库,实现街道6+1+3 各工作办对街道内市场主体、实有人口、房屋、教育、医疗等各类专题数据的综合查询及维护管理,支持对数据的编辑、删除及新增。

(9)角色权限管理:包括基层治理执行人员角色权限管理、基层治理管理人员角色管理。

4、数字网格治理移动端

建立数字网格治理体制,实现网格内基层治理业务人员在移动端实时接收、查看、并处置上级委派工作事项任务,实现基于数字网格基层治理工作的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实现统一用户认证、红色网格、任务事项清单、日常任务处置、专项任务统计、上报任务处置、预警通知、上门代办、上门代办统计、综合统计分析、权限管理等功能。

(1)统一用户认证:实现数字网格社会治理移动端与“江北政务”的集成,接入“江北政务”用户体系,实现用户的单点登录。

(2)红色网格:基于“天地图南京”地图服务构建移动端红色网格专题地图,实

现网格分布展示、网格内党支部展示、党群服务中心地图分布。

(3)任务事项清单:对街道6+1+3各工作办派发的基层治理事项(包括:已完成及未完成任务事项)进行图表化统计展示,形成街道6+1+3各工作办下沉至网格的基层治理事项的并横向比较。

(4)日常任务处置:基于街道6+1+3各工作办在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中派发的日常任务工作事项,实现网格化基层治理任务处置及处置结果的上传。

(5)日常任务统计:实现日常任务的图表化统计分析功能,支持通过切换时间查看不同时间周期内的日常任务处置结果统计。

(6)专项任务处置:基于街道6+1+3各工作办在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中派发的专项任务工作事项,实现网格化基层治理任务处置及处置结果的上传。

(7)专项任务统计:实现专项任务的图表化统计分析功能,支持通过切换时间查看不同时间周期内的专项任务处置结果统计。

(8)上报任务处置:实现网格员在移动端实时接收及查看街道6+1+3各工作办派发至网格内的上报任务事项,支持任务基本信息、任务说明、任务实施要点信息查看;支持网格员获取本人管辖区域内的任务对象清单,可通过对象名称搜索和任务处置状态筛选快速检索到指定对象信息,实现对每个任务对象的详细信息及位置信息的查看。

(9)预警通知:实现与物联网感知设备的对接(如:智能手环),网格内治理人员可及时接收物联网设备的预警信息,实现网格内治理人员在线对预警任务的处置。

(10)上门代办:与数字江北官微便民服务业务对接,系统根据群众申请的各类上门代办服务自动匹配推送给对应的网格员,网格员在移动端实时获取数字江北官微群众提交的待办服务申请,开展便民服务工作。

(11)上门代办统计:实现按行政区划、按代办服务类型对代办任务处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图表化的统计界面,支持代办任务下钻查看详细信息进行数据。

(12)综合统计分析:实现通过图表方式对网格下正在执行基层治理事项任务的统计分析,支持设置时间周期查看任务处置的统计分析情况,支持切换单个任务查看任务处置的统计分析情况。

(13)权限管理:实现对区级、街道、街道工作办、社区、网格内多种角色的在数字网格治理移动端权限控制。

5、数字网格民政与残疾人服务管理

民政与残疾人服务管理是采集民政各类救助对象、救助信息,进行数据集中管理、分析和提供数据服务。通过数字网格,有效实现精准服务,优化资源分配,增强服务能力。提供统计分析、多维查询、困难对象监护、政策管理功能。

(1)统计分析:对民政救助各类业务通过图表进行分析展示,包括低保边缘户、婚姻登记、殡葬、军人优抚、建档立卡贫困户、重点独居进行统计,并可生成考核报表。

(2)多维查询:提供不同的救助业务类别、业务属性,自由组合筛选,通过筛选

结果可以防止出现重复救助、少救助和遗漏救助等情况,不仅能实现民政业务的即席提取,而且还能实现信息比对、精准救助。

(3)困难对象监护:通过对困难对象配戴智能设备,为他们提供一键呼救、自动报警、实时定位等服务,将对监护对象出现的突发事件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切实保障救助对象的人身安全。

(4)政策管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系统功能和智能化水平,为百姓/困难对象提供清晰、准确、便捷的政策在线搜索、自动匹配、智能推送和通知提醒等功能。

6、数字网格民政与残疾人服务移动端

对接我的南京APP、“数字江北”公众号,开辟江北民生板块,集成江北新区行政相关系统业务,面向老百姓/困难对象提供统一服务入口,包括政策查询推送、业务申请、业务办理查询、监督举报、个人业务查询等。建设困难对象服务数据可视化,便于管理人员随时随地可查看业务数据。包括首页汇总分析、各业务统计分析、个人画像分析等。

(1)业务办理入口:面向老百姓/困难对象提供统一服务入口,包括政策查询推送、业务申请、业务办理查询、监督举报、个人业务查询等。

(2)数据多层分析:建设困难对象服务数据可视化,便于管理人员随时随地可查看业务数据。包括首页汇总分析、各业务统计分析、个人画像分析等。         

7、数字网格退役军人服务管理

利用数字网格更好地服务于退役军人后续的就业创业,为实现退役军人自身价值、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为退役军人报到时,进行标准化信息采集,提供电子落户介绍信自动生成、在线打印功能。提供落户介绍信基础信息的配置管理、统计报表、退役军人报道、落户介绍信打印功能。

8、接口开发

(1)接口开发服务:提供各类服务接口和二次开发技术支持工作,满足南京江北新区大数据管理中心相关业务系统对接入各类数据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江北政务系统、城市综合感知平台、大数据管理平台。

(2)采集接口开发:提供移动端接口开发服务,包括市场主体、人口、房屋、城市部件、表单接口等。

(3)业务专题数据接口:提供与江北新区各业务部门应用系统的专题数据进行对接,包括但不限于城市治理一体化平台、阳光执法系统、大数据管理平台。

(4)网格治理数据共享接口:实现对各街道基层治理事项、事项实施清单的标准共享接口服务发布;实现对各街道基层治理数据成果的共享接口服务发布,实现治理成果数据共享。

2

非实质性要求

 

3

参考图片

暂无内容

4 学习阵地

序号

名称

功能、性能、配置要求

 

 

 

 

 

 

 

 

 

 

 

 

 

 

 

 

 

 

 

 

 

 

 

 

 

1

 

 

 

 

 

 

 

 

 

 

 

 

 

 

 

 

 

 

 

 

 

 

 

 

 

★实质性要求

针对基层治理力量工作现状,打造集组织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发展、以及人员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学习考核工作平台,为工作人员提供“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学习环境,从而全方位提升基层治理力量的综合能力水平。

1、在线课堂

通过提供在线课堂资源管理、发布,学习记录跟踪统计,可让党员教育日常化, 随时随地化。

2、在线测评

在线测评提供题库分类、题库管理、测试题库、测试记录、考试项目、考试记录、答题记录等考核知选择,提供在线考试答卷定制、试题类型选择、分数规则定制及课程联动等功能。

3、业务知识共享

帮助组织构建网络知识库,实现知识分类汇总,快速满足组织内部各个岗位的工作需求。

4、党员管理

党员信息支持按组织批量导入、筛选查询,导出;同时提供回收站机制,以免误删除操作。

5、组织管理

可以对各类人员比如党员,网格员,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包括组织管理及组织活动。组织管理包括组织设计、组织管理,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等,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组织活动是指通过平台来实现预约会议、全方位会议管理、会议室资源、会议签到、会议人员管理等。

6、积分排名

通过学员参与度,学员考试成绩和学员答题速度等多个参数,落实排名多维度分析思路,通过排名充分反映个人或者团体学习情况。

7、党建动态

方便及时向组织内党员推送党建要闻。可自定义设置分类,实时查看用户阅读记录。

8、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就是党政机关制定的关于处理党内和政府事务工作的文件。可自定义设置分类,实时查看用户阅读记录。

9、管理后台

根据权限开通组织结构、党建动态、党员学习、组织活动、党费管理、通知公告等。

2

非实质性要求

 

3

参考图片

暂无内容

5 城市画像应用

序号

名称

功能、性能、配置要求

1

★实质性要求

城市画像应用包含江北新区区、街、社区多级可视化平台,围绕总体态势感知、数字党建、便民服务、城市运行、经济发展、地图数据可视化、121社区、企业增长趋势、移动端12345政务热线效能分析、其他数据呈现、可视化配置管理部分, 形成江北新区城市画像形态的可视化展现,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1、总体态势感知

集中综合展示各领域城市建设成果及城市现有的运行特征,采用结合图表模式整合领导关注的指标和信息,利用多视图可视化方式实时呈现数据的真实状态。重点融合分析了面积、人口、房屋数量、生产总值、税收、人口、企业规模、民政、基础设施、GDP趋势(近三年)、当月事件等数据。

2、数字党建

对党组织分布等信息做定位落图呈现,展示红色网格覆盖情况,并融合分析展示党组织数、党员总数、党员性别分布、党员活动、党建动态、学习与考试等数据。         

3、便民服务

围绕深化市民服务,采用可视化方式分析呈现各街道办件信息、高频热点诉求、街道和社区办件量及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数据,为群众办事引导提供可视化支撑。         

4、城市运行

城市运行围绕江北新区及各街道城市管理,融合指挥调度、综合执法和网格治理,实现案件总体移送和各类任务快速派遣数据的分析呈现。从网格、城管执法和综合执法等多个角度以不同的可视化展示方式综合分析了江北新区及各街道城市管理大数据。

5、经济发展

基于涉及经济的各类数据资源基础,对生产总值、税收、一般公共预算、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各维度经济指标分析呈现,精准定位经济发展短板及展示重大项目建设情况。

6、地图数据可视化

展示江北新区以及各街道地图和其他信息,包含党建、教育、医疗、钉钉签到位置、区级执法记录仪、街道执法记录仪以及红色驿站等信息;其中钉钉签到位置、区级执法记录仪和街道执法记录仪实时获取数据及视频信息,并且展示出移动的轨迹。

7、121社区

围绕推进创新名城先导区和自贸片区建设,融合创新资源、公共平台、服务配套等“产-城-人”121创新社区数据,分析创新驱动“121”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进成效,打响区域创新发展的引擎和对外展示的新名片。重点融合分析了产业聚焦、要素整合、创新研发、孵化转化、展示推广、创新载体环境以及生活配套环境多个维度的数据。

8、企业增长趋势

基于时间变化动态展示江北新区企业点位,呈现江北新区工商企业以及工商个体企业等企业数据,并且从企业类型、行业类型以及街道等多个角度分析企业数据变化,其中还包含产业园区企业数据变化分析。                            

9、移动端12345政务热线效能分析

综合分析展示了江北新区以及各街道政务热线效能情况,并以满意度的角度对各街道工单信息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展示。

10、其他数据呈现

基于区、街两级管理需要,呈现智慧小区、城市建设、科技创新等业务数据。

11、可视化配置管理

(1)可视化设计

支撑可视化工程管理、模板/主题切换、授权管理、我的数据等。

(2)编辑器

提供强大的可视化设计能力,包括可视化编排、静态和动态页面背景(不少于20 种)、静态和动态的边框组件(不少于20种)、动态3D装饰组件(不少于15种)、图表组件库(不少于120个,图表组件平均提供50多项不同的参数设置)、基于组件和事件机制实现可视化页面交互功能,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拖拽和参数配置。

(3)数据分析

支持数据建模分析表达能力,包括数据聚合与计算、数据过滤,内置分析算法, 并支持创建计算配置。

(4)空间数据可视化

可视化支持不同数据源空间数据的接入、管理及场景配置,支持第三方地图服务接入、动态实时数据接入等。

2

非实质性要求

 

3

参考图片

暂无内容

6 基础设施升级

序号

名称

功能、性能、配置要求

 

 

 

 

 

 

 

 

 

 

 

 

 

 

 

 

 

 

 

 

 

 

 

 

 

 

 

 

1

 

 

 

 

 

 

 

 

 

 

 

 

 

 

 

 

 

 

 

 

 

 

 

 

 

 

 

 

★实质性要求

一、可视化大屏扩展

由于城市运行中心场地点位发生变化,需要将大屏展示面积从原24.2平方米扩展为40.824平方米,增加16.624平米,并完全贴合之前大屏设计原则,显示指标相关参数,关键技术以及显示控制软件。

1、LED小间距主屏

像素间距为≤1.25mm,屏幕尺寸面积(显示净面积)≥11m×2.2m,物理分辨率≥8800(W)*1760(H)像素(提供技术支持资料:如白皮书、彩页、手册、检测报告等上传至投标系统)。

2、视频拼接器

(1)嵌入式非X86架构产品,无系统崩溃、病毒侵扰、兼容性等问题;拼接器及

网络核心交换设备支持电源、风扇冗余(电源支持热插拔),双主控热备;

(2)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数目随输入输出信号的多少而增减,模块(或板卡) 都应具有热插拔功能,整个系统封闭式运行,能够满足各种监控、演示等的需要

(3)支持输入接口:SDI/VGA/DVI/HDMI//光纤等,支持输出接口

:DVI/HDMI/YPbPr等;接口数量及类型为输入接口:4路VGA,4路DVI, 4 路HDMI(4K),2路双链DVI,2路分量,支持信号预监;

(4)输出接口:除大屏本身所需接口外,4路(VGA+HDMI)、同时预留4路接口及监视信号接口;

(5)输入输出:DVI-I分辨率支持到1920×1200及1080P等高清,向下兼容所有标准分辨率,支持特殊分辨率定制;HDMI输入输出最大可支持3840x2160 分辨率

;DVI双链路分辨率支持到2K×2等超高分辨率,支持超高分辨率定制。支持可自定义底图内容及轮循模式;支持定制双绞线、光纤输入输出;

(6)LED显示屏具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出具的3C认证证书,且型号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一致(提供相应证书复印件及官网截图,并加盖公章上传至投标系统)

。                 3、LED大屏框架结构

配套钢结构主体承重部分采用国标镀锌钢材槽钢。支撑结构受力在舞台底部,向上支撑。钢结构内部斜向支撑抗拉结构受力于横梁和立柱。内部斜向支撑抗拉结构采用不低于40mm×40mm镀锌钢管,厚度不小于3mm显示屏外框装饰。

二、人脸识别设备

对南京江北新区科创局办公区域25个办公室进行人脸识别门禁改造,每个办公室门口进行人脸识别面板和电磁锁安装,利用人脸识别进行开门。软件系统基于已建好的江北新区一脸通平台,可支持万人级别人像信息底库,提升安全性的同时后台进行人员信息精准管理,确认有效人员、访客、陌生人等人员类型,获取人员身份信息。

1、采购数量:25台。

2、硬件要求:

(1)显示屏幕:屏幕尺寸不低于8英寸,为电容式多点触摸屏;

(2)识别摄像头:不低于200W像素摄像头、具备红外补光灯;

(3)通讯方式:支持多种网络通讯方式,至少包含以太网与WIFI接入方式;

(4)输入/输出接口:至少支持USB2.0、RJ45、RS485、韦根、GPIO、HDMI、继电器COM/NO/NC其中4种方式;

(5)静电防护等级:符合IEC61000-4-2标准;

(6)安装方式:支持壁挂式安装。

3、功能要求:

(1)识别库容量:不低于本地人员库50000人;

(2)识别速度精度:1:N人脸比对时间≤0.5S/人,识别精度不低于99%;

(3)识别距离:最大可支持2米可配置识别距离;

(4)活体检测:支持双目红外静默活体检测,有效防御3D打印、电子屏、视频、图片、面具、头套等非活体攻击;

(5)核验模式:支持刷脸、二维码、IC卡、身份证多种模式组合使用;

(6)异常告警:支持设备强拆,强制开门报警,支持密码破解和非活体攻击的异常告警上报;

(7)远程升级:支持远程系统升级;

(8)通行记录:支持本地保存通行记录。

 

 

 

 

 

 

2

 

 

 

 

 

 

非实质性要求

一、可视化大屏扩展LED小间距主屏:

1、发光管:LED元器件采用表贴三合一金线黑灯,采用0808金线封装(提供技术支持资料:如白皮书、彩页、手册、检测报告等上传至投标系统)。           

2、维护方式:磁吸、完全前维护,压铸铝箱体后盖无航空插头,无线缆等连接, 可快速安装,铝基板散热,前拆式模块(提供技术支持资料:如白皮书、彩页、手册、检测报告等)。

3、单元模块:为保证显示屏的一致性与对比度,模块显示面采用面罩设计结构(提供技术支持资料:如白皮书、彩页、手册、检测报告等上传至投标系统)。

3

参考图片

暂无内容

4.4 实施要求

序号

名称

采购要求

 

1

 

应用建设

供应商针对本项目数字网格应用、学习阵地、城市画像应用,功能模块设计科学合理,易用性强,满足采购人需求。

 

 

 

 

 

 

 

 

 

 

 

 

 

 

2

 

 

 

 

 

 

 

 

 

 

 

 

 

 

系统演示

1、演示数字网格应用,具备适用多场景、灵活配置、信息自动关联的采集能力。

(1)支持移动端对市场主体、居民、楼宇、城市部件、医疗机构、教育机构信息采集;(2)支持PC端可动态配置采集表单(包括字段、字段类型);(3)移动端可实时获取更新PC端动态配置的表单;(4)楼栋、户室及户室居民信息采集及查看;(5)信息查看界面实现数字水印叠加。                              

2、演示数字网格应用,具备多类型任务发布、任务配置、任务审核、任务下架、任务处置能力。(1)PC端创建及发布网格内的日常任务、专项任务、上报任务;

(2)支持PC端配置任务实施要点、任务对象;(3)支持PC端对发布的任务审核通过或退回;(4)支持任务在PC端下架及重新发布;(5)发布的任务可在移动端查看任务涉及的对象信息,可按实施要点对任务对象进行巡查。            

3、演示城市画像应用,支持3D矢量组件自动化配置,导入SVG格式区块图片,可自动生成3D矢量地图,再通过选择内置底图中不同省/市/自治区或者全国范围的地图,组件将自动生成对应3D矢量地图。                                  

4、演示城市画像应用,具备独立的GIS空间数据可视化场景编辑器,自定义空间数据展示能力。(1)新建一个GIS场景;(2)在场景中支持选择不同的底图;

(3)在场景中配置支持任意多个不同业务图层叠加,至少包含:点图层、线图层、点聚合图层、热力图图层、分布地图层、迁移图层,演示每个图层具备不同的数据和样式设置选项;(4)演示图层管理区中对每个图层的显示、隐藏能力;

(5)三维场景,配置一个面图层并设置拉伸高度,呈现3D的效果。

 

 

 

 

 

 

 

 

 

 

 

 

 

 

 

 

 

 

 

 

 

 

 

 

 

 

 

 

 

 

 

 

 

 

 

 

 

3

 

 

 

 

 

 

 

 

 

 

 

 

 

 

 

 

 

 

 

 

 

 

 

 

 

 

 

 

 

 

 

 

 

 

 

 

 

系统建设成果要求(完全响应)

3.1性能要求

1、系统性能要求:

(1)系统初始化、交互操作、信息加载等待和服务刷新平均响应时间不能超过3 秒;

(2)系统支持用户数不低于10万,城市画像应用单节点并发用户不低于50,其它软件系统并发用户不低于200,支持集群扩容能力;

(3)城市画像应用产生的可视化页面最大分辨率能支持 15000 * 2160以上。2、GIS图形性能要求:

(1) GIS图形操作平均响应时间不能超过3秒,放大缩小漫游图形平均响应时间不能超过2秒;

(2) 包含3D场景的GIS页面响应时间不超过5秒;

(3)常用的GIS操作如查询、定位等操作平均响应时间不能超过3秒。

3、操作响应要求:

在并发用户100(城市画像应用并发用户50)的条件下,应符合:

(1)页面采集数据提交响应时间应小于3s;

(2)简单查询时间小于3s,批量数据查询时间小于5s,复杂多重查询时间小于8s;

(3)简单数据分析时间小于5s,复杂数据分析时间小于8s。3.2部署实施要求

本次项目部署在政务云平台,利用南京江北新区大数据管理中心提供网络、主机、存储和安全设施等基础设施。供应商签订合同后,须提出详细的资源需求,详细事项由供应商与采购人商定解决。

供应商须提供详细完整系统部署实施方案,按照招标文件的内容要求,实施方案应包括但不仅限于项目组织机构配置、项目实施进度计划、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

供应商提供系统正常运行所必须的正版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不得要求采购人另行购买。

3.3数据交换与共享要求

参考国家相关标准、政策、法规制定(包含但不限于《南京江北新区政务数据交换标准及规范》、《南京江北新区政务数据共享标准及规范》、《南京江北新区政务数据开放标准及规范》等)总体标准规范。实现南京江北新区网格数字化治理平台系统和新区大数据平台数据共享和交换。

(1)建立本次新建系统数据资源目录:

按照《南京江北新区政务数据管理办法(试行)》及配套实施细则规范要求,梳理本次新建系统数据资源目录,明确输入资源目录和输出资源目录。明确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层级、共享使用条件、数据资源标准和安全管理要求等;

(2)本次新建系统数据对接要求:

系统开放与新区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数据对接,实现各类型(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在新区范围内的交换与共享。

3.3.1数据共享

根据“南京江北新区大数据管理平台及基础数据库接入对接方案”,提供部署前置机,由大数据管理平台定时抓取所需要的数据。主要示意图如下所示:

共享接入方式:

(1)库表对接

针对已有数据库存储的局办或系统,通过接入新区大数据平台部门前置单元,实现数据共享交换;

(2)接口对接

针对无法满足库表对接的场景,可采用接口对接方式实现委办局见业务数据共享交换;

(3)文件对接

针对无法满足以上两种对接方式的场景,可采用导出Excel、XML、CSV、数据库表备份等结构化文件的方式实现对接。

3.3.2数据交换

根据《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服务接口使用规范》进行数据的订阅采集和交

换 。        

3.4安全建设要求

系统需要从物理、网络、系统、应用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防护,根据不同的安全风险进行量身设计,实现安全接入与安全互联,形成差异化的分域等级保障体系的信息网络平台,能够为业务应用系统在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安全运维三方面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纵深防御体系。

本项目须按照国家公安部三级等保标准建设,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安全管理、安全运维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实施,遵守《南京江北新区政务网络安全标准及规范》,《南京江北新区数据安全标准及规范》等相关要求。

项目建成后,采购人将组织专业的第三方等保测评机构对建成的系统进行等保三级测评,供应商须认可测评结果,并无条件配合测评及整改工作,确保系统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

3.5备份系统建设方案

为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基础设施提供商提供系统镜像功能,便于有需要时重做系统或快速切换系统。供应商对数据库资源采用如下备份方案:

生产环境数据库具有自动备份与恢复功能,增量数据每日备份,完全数据备份每周一次,运维人工备份每月一次,备份介质场外存放。当系统故障或数据丢失时,可由备份的数据进行系统恢复或数据恢复。

3.6宣传要求

供应商在项目建设和维护期内,重视并与采购人配合做好宣传工作,宣传途径包括但不限于江北新区官方微博、微信、自媒体、省市主流纸媒等,宣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稿编写、会议及展会演示、宣传片拍摄配合等。

4

总体设计

供应商对本项目总体设计前瞻、科学,系统架构设计科学合理。

 

5

 

实施方案

供应商能够提供科学合理的实施计划、测试计划、组织方案、岗位职责、进度安排、质量保障措施的描述。

 

6

 

数据治理建库

供应商对本项目数据治理建库方案针对性强、内容全面、技术先进、高效,符合采购人需求。

 

7

 

项目需求

供应商对本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目标、需求分析,能够在方案中清晰表达,理解全面、正确,能贴合采购人的需求。

8

标准规范建设

供应商对本项目标准规范建设方案全面完整、针对性强、切实可行。

4.5 服务要求

序号

名称

采购要求

 

1

 

售后服务方案

供应商售后服务方案全面合理,服务流程及内容具体,响应时间迅速,服务人员齐备。

 

 

 

2

 

 

 

项目团队人员要求

1、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具有PMP或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证书;

2、技术负责人具有PMP或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证书;

3、项目团队人员(不含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具有网络工程师、软件设计师、IT服务工程师或测绘工程师证书;             

4、售后维护人员具有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证书。

4.6 付款条件

1、合同签订生效后,采购人向成交供应商支付合同软件部分金额的10%,硬件到货安装调试完成后支付合同硬件部分金额  的35%;

2、项目初步验收合格后,采购人向成交供应商支付至合同总金额的70%;

3、项目试运行结束、终验合格后,采购人向成交供应商支付至合同总金额的80%;

4、在3年项目质保期,前两年每年支付合同总金额的5%,质保期结束时确认系统正常运行后,支付项目剩余尾款。

4.7 交付时间和地点

1、交付时间:要求本项目自合同正式签署生效起6个月内完成所有软件系统的开发、安装部署、测试等工作,投入试运行,试  运行3个月后完成最终验收。

2、交付地点:由采购人指定。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