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内容及需求
一、项目背景
余姚市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北濒杭州湾,南屏四明山,西连绍兴市,东接宁波港,为宁绍平原中心。姚江是余姚的母亲河,拥有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独得四明山的青山秀水,孕育出人文荟萃、地杰人灵的余姚。
余姚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文献名邦”和“东南最名邑”之称,是浙江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河流纵横,山水相依,环境优美,具有典型的江南山水城市特点。根据余姚市域总体规划和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发展定位:长三角南翼经贸发达的现代宜居山水城市,浙江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旅游度假胜地。
2017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提出了“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总体要求。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成为全国各大中型城市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2018 年8 月,宁波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的通知》,强调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市委市政府“六争攻坚、三年攀高”“城乡争优”的重要内容。随后,《关于宁波市城中村改造三年攻坚行动(2019―2021 年)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全面加快推进我市城中村改造,优化空间,提升品质,完善服务,促进稳定。
开展城中村改造攻坚行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呼应百姓需求、提升人居质量、保障改善民生的紧迫选择,是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补齐城市短板、建设“美丽余姚”的必然要求。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事关余姚城市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的有效破解,事关宁余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实践。
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汇中,余姚规划定位为“中国智能经济创新示范区,宁波都市区北部高品质城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湾区生态魅力窗口”。为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有效盘活存量土地,破解土地资源瓶颈,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特此修编余姚市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范围
本项目范围分两个层次:一、主城区城市开发边界为依据划定规划范围,重点对现状进行摸底,明确改造方式,北至郑巷矿山,南至杭甬高速公路,西至余姚大道,东至凤山街道-丈亭镇边界,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104.12平方公里;二、重点区块,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投资测算等详细内容。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使用权规定》
5、《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 号)
6、《宁波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条例》(2021)
7、《宁波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实施细则》(市第141号令)(2021)
8、《宁波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宁波市人民政府令第219号)(2015)
9、《宁波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补助、奖励规定》(甬政办发<2018>52号)
10、《余姚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实施办法》(余政发<2008>31号)
11、《余姚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实施办法补充规定》(余政办发<2021>7号)
12、《余姚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补助、奖励规定》(余政发<2019>18号)
1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
1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15、《浙江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办法》
16、《关于宁波市城中村改造三年攻坚行动(2019-2021 年)实施意见》
17、《城中村改造土地公开交易办法》
18、《余姚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
19、《余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20、《余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14 调整完善版)
21、余姚主城区各编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
22、国家、省、市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23、其他相关政策。
四、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
1、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将城中村改造纳入城市发展重点,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结合,统筹组织安排,协调区域发展,强化检查指导。
2、多方结合,综合开发。
城中村改造要与城市危旧房改造、棚户区改造、城市建设用地挖掘相结合,注重改善城市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品味,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鼓励综合开发。
3、因地制宜,分类改造。
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结合现状的原则,制定好每个项目的具体改造方案,先易后难,稳步推进,既能做到统筹兼顾,又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4、分步实施,切实可行。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处理好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有计划、分阶段实施。充分结合当前城中村改造进度及旧村拆迁时序,注重规划的实际可操作性。
五、规划主要内容
(一)规划范围内主要内容:
1、基于余姚中心城区现状、城中村改造背景与趋势,依据《余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点,明确城中村改造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2、以自然村为单位,分析城中村的分布、肌理、配套情况;以自然村为单位,分地类统计占地面积、建筑量(区分国有与集体);以自然村为单位,统计户数、人口、上楼情况(区分国有与集体);
3、以总体思路和目标为指引,根据位置、现状建设情况等因素,以自然村为单位明确各城中村改造方式;明确近期改造重点区块范围和拆迁红线;
4、明确城中村改造策略与方法,明确各类改造方式的适用场景、评判依据和改造标准;
5、完善城中村改造管理及政府保障机制;
6、法定专项规划需要的其他内容。
(二)重点区块内具体内容:
1、以各重点区块为单位,整理现状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产业、人文等方面的情况及区块建设进度。参考相关规划,整理明确各区块功能定位;
2、统计各重点区块各类拆迁规模,梳理投入型工程和可出让用地,科学测算重点区块征迁费用、工程建设费用及收入情况;
3、合理制定近期改造重点区块年度实施计划;
4、提出用地性质、容积率等指标的控规调整需求。
六、规划主要图件
1、规划区位图
2、相关规划图
3、市政公服配套情况分析图
4、肌理分析图
5、占地面积、建筑量统计分析图
6、户数、人口、上楼情况统计分析图
7、改造方式分类图
8、重点区块范围和拆迁红线图
9、重点区块现状用地图
10、重点区块控规拼合图
11、重点区块功能定位梳理图
12、重点区块建设进度分析图
13、重点区块分年度实施计划图
14、各重点区块投入型工程和可出让用地分布图
15、重点区块控规调整建议图
16、法定专项规划需要的其他图纸
七、规划数据库
1、以自然村为单位,各地类占地面积、各地类建筑量、户数、人口、上楼情况、改造方式分类数据库;(SHP格式,国家2000与宁波2000)
2、重点区块范围和拆迁红线数据库;(SHP格式,国家2000与宁波2000)
3、重点区块现状用地数据库;(SHP格式,国家2000与宁波2000)
4、重点区块控规拼合数据库;(CAD和SHP格式,国家2000与宁波2000)
5、重点区块已建成地块、投入型工程和可出让用地分布数据库。(SHP格式,国家2000与宁波2000)
八、规划成果要求
1、成果必须符合国家、地方相关法规及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
2、最后成果按A3规格装订成册,包括纸质成果10套,A0-A1的挂图若干张,包含上述成果内容的电子文件2套。电子文件包括文字(DOC格式);图纸(DWG、JPG格式)和PPT;规划数据库(CAD和SHP格式,国家2000与宁波2000);电子成果应按成果内容各自独立建立文件夹,并一起刻录CD或DVD光盘。
3、阶段性成果内容及格式按甲方需要提供。
九、工作要求
1、工作内容转包、分包规定
本项目必须由供应商自身负责完成,不得转包、分包给其他单位。
2、实施方案要求
(1)项目组成人员须报采购人备案归档,服务期间不得更换,特殊情况必须更换的,更换人员满足工作及工作组组成要求的,经采购方书面同意后,方可进行,否则视同供应商违约;供应商须做出项目组组成人员结构及同等人员更换承诺;
(2)供应商须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好采购人对本项目进行中相关联的工作,如规划方案公示、成果报批等,列入实施方案中;
(3)供应商须简明扼要的列出实施方案与质量保证梗概,并在要求递交的文件中进行详细论述。
3、现场服务要求
供应商成交后须派遣项目组驻场服务,驻场人数不得少于2人,同时确保提供不少于20天以上的现场服务,包括前期实地调研、部门沟通访谈、协调会议等。
4、其他要求
供应商应保证采购方在本合同范围内使用规划成果不受第三方提出的关于专利权、版权、设计、其他知识产权或使用许可的法律纠纷,倘若发生有关的诉讼,完全由供应商应诉并承担法律责任;供应商须做出书面承诺。
供应商需自行组织现场踏勘、收集前期资料等。采购方认定基础资料及文件质量影响项目编制的,可要求供应商自行收集、补测相关地形和正测影像等。补测地形精度要求达到1:500,补测正测影像精度要求达到1:2000,产权归供应商所有。
十、进度要求
合同签订后30日历天内完成初步方案,之后按采购人意见进行修改并按程序论证,最后提交规划成果,报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具体按采购人要求为准)。
因采购人原因或其他不可抗拒因素造成汇报时间推迟,上述时间也相应向后顺延。
十一、项目组及成员要求
供应商需组建一个熟练、高效的团队投入本项目的服务中,团队人员中需指定一位项目负责人,与采购人在日常工作上的技术沟通与交流,如沟通与交流过程中采购人认为供应商拟派的项目负责人或其他成员无法胜任此项工作,或2次以上不接电话不回信息的,供应商应服从一切更换项目组成员。
十二、付款方法和条件
项目完成规划征求意见初稿后支付合同总金额的50%;
项目完成规划送审稿,并通过专家暨部门评审后,凭出具会议纪要(专家意见)及相关材料支付合同总金额的30%;
项目完成规划报批稿且完成经批复后支付合同剩余金额20%。
十三、附则
1、设计成果使用权
本次设计所有成果,归委托方所有。
2、资料保密
设计单位必须对收集的基础资料及规划成果承担安全、保密责任。
3、基础资料
基础资料有缺失或与现实情况不符的,需由设计单位进行现场地形勘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