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民和县2021年度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109230000180626 发布时间:2021-09-23 文档页数:62页 所需下载券:10
民和县2021年度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项目

采购项目要求及服务内容

(一)投标要求

1.投标说明

1.1 投标人可以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包号选择投标,但必须对所投包号中的所有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投标,不能拆分或少报。否则,投标无效。

1.2 项目中标后分包情况:不允许。

2.重要指标

“服务内容”中用“*”符号标注的属于重要指标,必须完全响应(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否则,投标无效。

3.商务要求

3.1.服务期限:合同签订后90天

3.2.服务地点:甲方指定地点

3.3.付款方式:详见“第三部分  青海省政府采购项目合同书范本”中“四付款方式”的规定

(二)项目概况及服务内容

一、主要内容及规模

1.培训内容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开发乡村人力资本,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围绕养殖业、玉米、马铃薯、蔬菜、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发展趋势以农业部发布的产业培训规范确定的培养目标和内容,开展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技能及相关知识培训,培训专业为:玉米、马铃薯、设施蔬菜、中药材、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技术、农机操作等。在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辅助开展以国家农业农村政策法规、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科学常识、农业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营管理常识、乡村振兴等农业农村公共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不但要提高农牧民种养殖技术,还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2.培训规模

开展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700人,其中:包1:生产管理型300人(包括高素质女农民培训、新型经营主体经营者、村集体经济负责人、专业种养能手、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产业扶贫带头人提高班);包2:自主培训400人(包括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培育对象。在全县22个乡镇聚焦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和摸底调查,摸清各乡镇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农牧民、养殖场、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管理和技术人员需求和人数,统筹安排培育对象,建立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对象库,组织有意愿、有需求、有基础,16至60岁符合条件的农牧民,登录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农民教育培训申报系统”或手机下载“云上智农”手机app报名参加培训。

(二)培训人数及类型。

2021年度民和县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任务700人。

1.经营管理型培训300人,共6个班。其中:村集体经济负责人1个班50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1个班50人;高素质女农民培训1个班50人;专业种养能手1个班50人;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1个班50人;产业扶贫带头人1个班50人。

2.自主培训400人,共8个班。其中:专业技能型200人,即:现代农艺农作物种植2个班100人(其中:1个班为产业扶贫巩固班);畜禽饲养员(牛羊)2个班100人(其中:1个班为产业扶贫巩固班)。专业服务型200人,即:农机操作员2个班100人;植保员1个班50人;动物防疫员1个班50人。

(三)培训方式

根据培养目标和不同课程要求,以课程内容为核心,根据农民学习特点,坚持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网络学习相结合,大幅提高实习实践在培训中的比重,注重手把手的培训、田间地头授课、棚圈传授技能,把农牧业新成果、新技术及时快捷的传递给参训农民。

1.课堂教学。以辅导式教学为主,灵活采取集中授课、典型介绍、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避免单一的专家讲座授课。集中授课主要讲授课程内容规定的和学员自学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根据教学内容、学员和产业发展实际,提出学习要求或任务,引导学员加强自学;针对学员实际问题进行答疑辅导,也可引导学员对问题进行互动、讨论。采取典型介绍,邀请学员、成功人士等介绍经验,学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总结、借鉴;开展案例教学,组织学员对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在教学中提倡采用分组教学,运用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方法,调动学员参与积极性。

2.现场教学。以学员实践为主,灵活采取实验实习、观摩研讨、技能实训、岗位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现场教学,避免简单的参观考察。组织学员开展实验实习,通过教师演示、学员操作,验证理论知识,学习实际操作技能,加深学员对理论的理解;组织学员到具有示范样板作用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场所进行观摩考察和交流互动,了解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拓宽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组织学员到田间学校、实训基地等进行技能实训,掌握关键环节操作技能,巩固加深理论知识;学员结合自身工作岗位进行生产实践,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3.线上学习。为培训对象持续提供生产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采用“云上智农”手机应用程序、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在线学习平台等开展网络直播课件学习、在线练习、线上辅导等方式推进高素质农牧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线上线下培训全覆盖。同时,可依托农技推广体系等公益性社会化服务资源,为学员开展经常性的技术知识更新、指导和服务。

(四)课程设置

1.生产经营型培训:课程为“2(综合课程)+X(专题课程)+1(专修课程)”。以课程为基础,开展模块化教学,结合产业生产经营,安排不同的课程模块,分段进行培训,避免用简单的专题讲座代替系统的课程教学。原则上围绕一个产业生产周期开展不少于120学时的培训,累计培训时间20天,其中集中理论培训5天(每天6学时),实践教学10天,跟踪服务5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大致为1:2。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跟踪服务等都要按实际情况计入学时。

(1)综合课程:《民法典》《中国共产党近代史》《农民素养与现代生活》《乡风文明培育》《农村土地政策与管理》《农业政策与法律法规解读》等。

(2)专题课程:主要包括《现代农业创业》《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农民合作社建设管理》《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民手机应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产品质量安全》《农牧业信贷担保政策》等课程。每个培训班根据学员生产经营领域至少开设一门专题课程。

(3)专修课程:主要包括《粮油产业规模生产经营》《经作产业规模生产经营》《蔬菜产业规模生产经营》《家畜规模养殖与养殖场经营》《家禽规模养殖与养殖场经营》《中药材栽培与加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课程。根据学员从事产业至少开设一门专修课程。

2.自主培训:培训课程为“2(综合课程)+X(专题课程)+1(专修课程)”。以课程为基础,开展模块化教学,结合产业生产经营,安排不同的课程模块,分段进行培训,避免用简单的专题讲座代替系统的课程教学。原则上围绕一个产业生产周期开展不少于56学时的培训,累计培训时间8天,其中集中理论培训20学时,实践教学36学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大致为1:1.8。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跟踪服务等都要按实际情况计入学时

(1)综合课程:《民法典》《中国共产党近代史》《农民素养与现代生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等课程。

(2)专题课程:主要包括《现代农业创业》《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农民合作社建设管理》《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民手机应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法律基础与农村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牧业信贷担保政策》等课程。每个培训班根据学员生产经营领域至少开设一门专题课程。

(3)专修课程:主要包括《粮油产业规模生产经营》《经作产业规模生产经营》《园艺产业规模生产经营》《家畜规模养殖与养殖场经营》《家禽规模养殖与养殖场经营》《中药材栽培与加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课程。根据学员从事产业至少开设一门专修课程。

(五)考核评价与结业颁证

1.考核评价。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以判断学员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和创业兴业能力水平为主要内容,进行模块化考核,及时记录已完成课程模块的学习情况。采取多样化考核评价方式,将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实践技能操作与理论知识考核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专业考核与能力评估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对优秀学员和优秀教师进行适当的奖励。

2.结业颁证。学员按照培训计划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对考核评价合格的学员颁发高素质农牧民培训结业证书,记载培训班次、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课程)、学时数、考核评价结果等,作为认定农牧民和衔接职业教育的一个依据。

(六)健全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及师资库建设。

1.培训机构。农广校职工少,教学设备老化,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无法独立完成2021年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因此需与第三方培训机构共同完成,培训的理论教学、实践操作、跟踪服务、观摩学习委托第三方培训机构在省内完成。学员遴选、网上注册评价、档案整理、资格认定、宣传教育等工作由农广校完成,同时监督第三方培训机构按项目《实施方案》严格实施。要求第三方培训机构必须具备:1.省、州或县挂牌的培训机构和具有资质的单位;2.具备承担任务相应的培训教室、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软硬件条件。对未按期完成培训任务、私自分包、转包培训任务的,取消当年培训任务并追缴项目资金,从培训机构中除名,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入库。

2.师资选用。委托培训的第三方培训机构聘请授课教师可在全省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师资库已注册的高等院校教授、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骨干,还可聘请农牧业“土专家”、“田秀才”和“致富能手”,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现身说法,提高培训效果。

、项目效益分析

通过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可以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人才,掌握种、养殖新技术,并通过现场操作示范,及时应用于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农牧民的经济收入,丰富城乡人民的“菜蓝子”,并由他们带动我县现代农牧业发展,促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培育机构(其他要求)

县级及以上农业农村部门建立本级培育机构库,从库中指定或遴选培育机构承担培育任务。鼓励优质公益性培育机构连续稳定承担培育任务,优先选用承担上一年度培育任务并高质高效完成的培育机构。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遴选培育机构的,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规范和年度工作方案总体要求制定招标条件,招标条件应包括本条第三段有关要求,防止恶意竞价。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应明确培育目标任务、任务完成期限、培育质量要求、跟踪指导服务要求、绩效目标等。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对培育机构的指导监管服务机制。培育机构应与现场观摩、实践实训、线上学习的实际承担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方责任和质量要求。

培育机构主营业务包括教育培训、农业技术推广,具备培育必须的教学、实践、管理和跟踪服务条件,包括:

(一)课堂集中教学场所及配套设施设备;

(二)实习实训场所或合作实训基地;

(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和专兼职教师队伍;

(四)培育目标所要求的其他软硬件条件。

培育机构负责制定开班计划、组织教学实践、开展必要的跟踪服务,按期保质完成培育任务,接受主管部门日常监管和培育效果评价。未按期完成培育任务的培育机构,下一年不再承担培育任务。两年内经营异常或受到行政处罚的培育机构不得承担当年培育任务。私自分包、转包培育任务的取消当年培育任务并追缴项目资金,从培育机构库中除名,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入库。

训 安 排 计 划 表

专业

培训地点

培训人数

培训学时

责任单位

备注

包1:经营管理型

(300人)

产业扶贫带头人

民和县内外(具体课程及参观考察地点依据实际库存安排而定)

50

120

农经站

预算金额为:1178400.00元包括培训学员的教材、教学耗材、往返交通补助、手机流量、住宿、伙食、授课、实践和理论教学场地、车辆租赁、观摩等费用

村集体经济负责人

50

120

农经站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

50

120

畜牧兽医站

高素质女农民

50

120

妇联

专业种植能手

50

120

推广中心

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

50

120

农经站

 

 

300

 

 

 

包2:自主培训

(400人)

现代农艺农作物种植(2个班,其中:1个班为产业扶贫巩固班)

民和县内外(具体课程及参观考察地点依据实际库存安排而定)

100

56

推广中心

包2:预算金额为:888800.00元包括培训学员的教材、教学耗材、往返交通补助、手机流量、住宿、伙食、授课、实践和理论教学场地、车辆租赁、观摩等费用

畜禽饲养员(共2个班,其中:1个班为产业扶贫巩固班)

100

56

畜牧兽医站

农机操作员(2个班)

100

56

农机站

植保员(1个班)

50

56

推广中心

动物防疫员(1个班)

50

56

推广中心

小计

400

 

 

合计

700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