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属于服务类,为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社工服务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服务项目,必须按照《广州市社工服务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管理办法》(穗府办规〔2018〕13号)文件要求执行服务。
根据《广州市社工服务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管理办法》(穗府办规〔2018〕13号)文件规定和区有关工作要求,采用购买服务的运作模式,通过公开招标形式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进行招标采购。投标人必须对本项目整体内容进行投标,只对本项目部分内容进行投标的将被视为无效投标。
项目采购期限为一年,金额为240万。
采购包1(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社工服务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服务项目)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年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社工服务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55%,采购人在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中标人支付合同总额的55%;
2期:支付比例40%,年度中期评估为合格以上的,自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额的40%;
3期:支付比例5%,年度末期评估为合格以上的,自申请日起30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额的5%。 评估认为可以整改合格的,承接机构应根据评估意见进行整改;整改后,评估结果为合格的,自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拨付剩余项目经费;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的,项目经费不予支付并终止合同。 1.中标人须凭以下资料与采购人进行结算: 1)合同; 2)评估资料(加盖采购人公章); 3)中标通知书。 2.项目经费包括人员经费、专业支持经费、专业服务和活动经费、日常办公经费、总部管理费用,及由项目开展而产生的其他费用等。其中社工站人员费用及服务质量保证费用应当不低于项目经费的85%,承接机构运营管理费应当不高于项目经费总额的15%;社工站人员费用包括工资、奖金、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预算和支出应当不低于项目经费总额的65%。 |
验收要求 |
1期:每年进行中期、末期两次评估。 (一)评估主体。由增城区民政局根据市相关文件和要求,委托第三方对本服务项目开展监督、检查、评估工作,中标人必须予以充分配合。评估包括中期评估、末期评估。 (二)评估方式。采用第三方独立评估。 (三)评估结果管理。服务评估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财务评估等级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档次。评估结果将作为本项目经费拨付的依据。服务及财务评估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级的社工服务站,方可按照合同约定予以拨款;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的社工服务站,采购人有权不予支付项目经费并终止合作,并按照相关程序重新确定服务承办方。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其他社会服务 |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社工服务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服务项目 |
项 |
1.00 |
2,400,000.00 |
2,400,000.00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社工服务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服务项目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
1 |
(一)项目名称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社工服务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服务项目。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属于服务类,为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社工服务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服务项目,必须按照《广州市社工服务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管理办法》(穗府办规〔2018〕13号)文件要求执行服务。 根据《广州市社工服务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管理办法》(穗府办规〔2018〕13号)文件规定和区有关工作要求,采用购买服务的运作模式,通过公开招标形式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进行招标采购。投标人必须对本项目整体内容进行投标,只对本项目部分内容进行投标的将被视为无效投标。 项目采购期限为一年,金额为240万。 (三)项目场地设置 石滩镇社工服务站场地设置在石滩镇三江和平路17号,场室面积加公共服务区共计超过600平方米,为站点的各项服务提供了优良的场地保障;在石滩片区的豪园社区还设有社工分站,办公及服务区域面积达100平方米。可设置员工办公室、个案工作室、小组工作室、多功能活动室、档案室、储物室等功能室。 二、石滩镇概况 (一)区域概况 石滩镇地处增城区东南部,北连增城区荔城街、增江街,东接惠州市博罗县,南与东莞市石碣镇、石龙镇隔东江相望,是广东省、广州市中心镇和广东省卫生镇。石滩境内有东江、增江、西福河“三江汇合”,有广惠高速、增莞深高速和广深铁路穿境而过,水网纵横,鱼塘密布,地势平坦,交通发达,水乡田园风光旖旎。石滩镇总面积163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是增城区行政村最多的镇(街)。2004年由原石滩镇、三江镇、沙庄街“三镇合一”而成。 (二)服务群体基本特征介绍 石滩镇总人口13.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0.8万人,登记来穗人员约2.8万人。60岁以上人口约2.1万人,占比户籍人口20%左右。全镇3000人以上的行政村有19个,大村大姓较为集中,其中麻车村人口近2万人,是增城区最大的行政村。 三、服务目标 (一)项目要求一览表
说明: 1.本市每个社工服务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投入240万元,一般要求项目团队配备20名工作人员,其中相关专业人员至少14名(10名为助理社会工作师或社会工作师,其他为社会学、心理学等相近专业人员),故招标文件要求的年度服务工时应该按照《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招标文件服务价格(工时)标准设定指引》设定,即只计算14名专业服务人员的年度专业服务总工时和直接专业服务工时,工时总量最高不得超过项目年度专业服务总工时27440的110%,即30184小时; 2.关于项目的服务时间标准,另有新的文件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二)项目总体规划项目 石滩镇社工服务站(家综)应按照“113X”的模式设置服务项目,即“1”个核心项目——强化党建引领社会工作服务,“1”个重点项目——突出辖区居民群众最迫切、最需求、最直接的社会工作服务,“3”个基础项目——夯实家庭、长者、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X”个特色项目——探索拓展多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 以党建引领社会工作服务,将党建与社会工作服务结合起来,分担职能,为辖区内的困境家庭、长者、青少年提供支援性服务及参与兜底性群体的服务;重视社区资源整合,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以“党建带团建促进社建”活动为基础,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关注社区的宏观需求,按照区域和群体划分服务层次,关注困难群体,深化既有服务,注重提升专业服务素质,发挥专业服务优势,体现专业服务效果,扩大社区支援网络,协助镇及相关职能部门完善社区管理,推进、创新长者、家庭、青少年、志愿服务,重点打造“难有所解,困有所帮”,构建宜居,具有健康活力美丽和谐的石滩镇。 (三)项目年度阶段性服务目标 强化党建引领社工服务站,围绕党建核心助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提供社区共融社会工作服务;积极回应社区居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多元化需求,整合辖区资源,通过开展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促进社区个人及家庭能力的提升,完善社区互助支持网络,推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建设,营造“个人成长、家庭和谐、邻里互助、社区发展”的良好社区氛围,同时打造富有本片区特色的服务品牌,形成石滩镇“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四)项目拟服务目标一览表
(五)功能定位 石滩镇社工服务站(以下简称“社工站<家综>”)是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式,在石滩镇设置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平台。社工站(家综)接受市、区民政局的业务指导,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接运营,以服务困境群体为主,以家庭为本,以社区为基础,为有需要的社区居民提供补救性、支持性、预防性、发展性的家庭综合服务和其他相关的社会服务,为部门在管理公共服务、应对社区问题、缓解社区矛盾、提升社区参与、促进社区发展等方面提供协助和支持。 1.补救性服务 针对陷入严重困境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戒毒康复人员、城市流动人口、农村留守人员、特殊困难人群、受灾群众等重点服务对象,以帮助服务对象改善境况或缓解危机为目标,提供心理辅导、矫治帮教、犯罪预防、就业援助、社会救助、危机干预、权益维护等补救性服务。 2.支持性服务 针对陷入轻微困境的个体、家庭、群体等服务对象,以增强其应对所处困境的能力为目标,提供社会援助、情绪支持、资源链接、认知拓展、能力提升、压力释放等援助性和支持性服务。 3.预防性服务 针对一般个体、家庭和群体等服务对象,以预防服务对象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和困难为目标,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支援、社会参与、社会融入、兴趣发展、文娱康乐、教育培训、人际拓展等事前预防性服务。 4.发展性服务 针对社区发展中存在的公共服务需求和问题,积极协助政府部门开展国家法律政策宣传、公益倡导、公民教育等,提升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公民意识、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等。倡导社区环境保护等公益服务,培育志愿者、慈善、互助等社区公益服务组织和骨干,提高社区管理服务参与度,促进社区公共服务治理;整合社区资源,构建社区支持网络,促进社区和谐健康发展,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六)服务专业方法运用及要求 专业方法:项目服务团队应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小组和社区服务等专业服务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和社区单位提供适切服务,回应服务对象需求。 1.个案工作:指社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以个别化的方式为遭遇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的心理辅导、情绪疏导、行为认知矫正、资源链接等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消减压力、缓解困难、挖掘生命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个案服务包括咨询个案和专业个案。咨询个案是指可在短时间内通过提供1-2次的政策、就业、法律等咨询性服务,能有效满足个体或家庭服务需求的个案服务;专业个案是指无法仅靠简短的咨询服务解决服务对象的困难,需要通过提供较长时间的跟进辅导、情绪支持、心理减压、资源链接等专业服务和支持的个案服务,一般至少需要3次以上的跟踪服务。 2.小组工作:指以团体或小群体为服务对象,并通过小组或团体的活动为其成员提供支持性、发展性或预防性等服务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团体或小组及其成员的发展,使个人能借助集体支持和资源,提升自身应对困难的能力,改善其社会处境。小组服务通过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和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发挥团体或组织的社会正向功能,促进组员的进步与健康发展。小组服务应按照阶段性发展状况安排服务活动次数,活动次数一般不少于4次,每次参与小组活动的人数至少为5人及以上。 3.社区工作:指以促进整个社区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工作服务方法,是在党和的领导下,社工机构依靠社区力量,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社区进步和发展的宏观层面的社会服务。其主要是强化社区功能,提升社区参与,优化社区关系,缓解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社区工作的内容包括社区公共问题介入、社区文化倡导、社区志愿者(义工)服务、社区组织和社区领袖培育等。 (七)服务内容 按照社会工作服务的理念,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为手段,以社区居民及家庭的需求为导向,整合社区内外资源,构建社区支持网络,针对困境人群的问题开展社会倡导,为辖区内个人和家庭提供全面、优质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以满足个人及家庭的服务需求。按照“113X”的模式设置服务项目,具体包括下列服务项目: 1.核心服务项目: 党建引领社工服务项目: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建工作作为统领社会工作服务的“导航仪”,紧密结合党的发展要求,顺应党的工作路线。从组织引领、思想引领、服务引领三方面入手,发挥社工站党组织的作用。结合辖区实际,发展党员志愿者,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发挥党员社工、党员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工作落实到社工站的各项服务中去,联动辖区其他社会组织及党组织,推动社区参与,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助困扶弱,使社区更和谐。 2.重点服务项目: 通过挖掘评估辖区居民群众最迫切、最需要、最直接的需求,社工整合多方资源,尽量满足石滩镇辖区居民最迫切的需求。通过召集社区居民参与,链接社会资源,搭建资源平台,采用共建共治共享的创新理念努力探索适合石滩镇本土化的好经验、好做法。关注社区困境人士家庭照顾能力不足,照顾压力大的公共问题,解决社区公共问题。 3.基础性服务项目: (1)家庭服务:一是面向低保、低收等困境家庭的服务,依据该类家庭的需要,提供资源链接、紧急援助、危机干预、心理减压、情绪支持、社区支持网络构建等必要服务;二是倡导和谐、平等、包容的家庭文化,围绕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家庭互动、家庭功能、家庭结构等方面的服务需求,挖掘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能力和优势,培育守望相助的家庭和邻里氛围,为社区内的家庭(特别是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残障家庭等)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提供包括个案咨询、资源连接、志愿者帮扶、定期探访、问题评估等专业服务。 (2)长者服务:一是指面向独居、孤寡和“三无”长者等陷入经济或生活困难的长者群体及家庭的服务,依据困境长者的需求,提供的精神慰藉、紧急援助、危机干预、心理情绪支持、人际支持拓展等必要服务;二是以社区一般性长者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依托和整合社区、家庭、单位等社会资源,从心理关怀、生活照顾、文体康乐、人际互助、兴趣发展、社会参与等多个层面,为有需要的长者提供预防性、支援性、治疗性等多样化服务,力求在社区内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晚年生活理想,提升长者生活品质。 (3)青少年服务:围绕有特殊需要的青少年搭建成长发展的社会支持网络和平台,适时提供包括个案跟进、行为矫正、人际拓展、能力提升、兴趣发展、专题培训等多元化服务,为一般性青少年健康成长、人际交往、认知提升、能力培养、社会参与等多样化需求,整合利用社区、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 4.特色服务项目 乡村振新计划的提出,是把乡村放在了与城市地位平等的位置上,立足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而其中乡风文明的建设自然成了建设新乡村的一大重点。社工站将结合“社工+”战略,在乡村振兴的基础上依托石滩镇农业发展优势,以特色项目创建助农助困服务,充分发挥本土地理环境与现有资源特点,实现助农助困发展。 (八)服务成效要求 1.重点领域的服务成效要求 重点领域的服务成效要求重点服务主要指面向各类困境群体的服务,困境群体包括:低保低收经济困难人群及家庭、独居孤寡长者及家庭、认知行为偏差儿童和青少年、单亲母亲及家庭等各类处于困境的人群及家庭。 (1)核心项目:建立起党群服务中心良好的运作氛围,提高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积极性,增强其对党组织和社区归属感,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形成在党引领下的“党员+社区+社工+社会组织”工作模式,参与社区发展建设事务。充分发挥党员服务民生、助老护老、帮困扶弱、关爱儿童的积极作用,同时在社区内联动相关学校开展党的相关红色教育服务,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党员社工+党员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每年培育党员志愿者至少10人,每年开展相关党员红色教育活动不低于5次,形成党建引领服务品牌。 (2)困境家庭的服务:为低保、低收等困境家庭提供社会资源链接、扶贫帮困、就业援助、心理辅导、看护照顾支援等服务,每年服务困境家庭不少于200个,若不足200个则全覆盖,至少80%的困境家庭受益而使其成员生活处境得到改善,服务对象满意度不低于80%。 (4)困境长者的服务:指面向独居、孤寡和“三无”长者等陷入生活困境,需要给予必要援助和照顾的长者群体及家庭的服务,为困境长者提供社会资源链接、扶贫帮困、公益关爱等服务,每年服务的困境长者不少于200个,若不足200个则全覆盖。至少60%的服务对象受益而使其生活处境得到改善,服务对象满意度不低于80%。 (5)困境青少年的服务:主要是面向辖区困境青少年群体及家庭。根据这类困境群体的需求提供资源链接、心理情绪支持等有针对性的服务。每年服务的困境青少年按照实际情况计算,若超过100人,则每年不少于100人,至少60%的服务对象受益而使其生活处境得到改善,服务对象满意度不低于80%。 2.一般性服务领域的成效要求 (1)一般性家庭的服务:针对一般性家庭的服务,每年每个家综至少应服务500个家庭,能促进60%的家庭在夫妻婚姻、亲子教育、婆媳关系、社区参与等方面的状况改善,服务对象满意度不低于80%。 (2)一般性长者服务:针对一般性长者群体,每年每个家综至少应服务500个相关人群及家庭,能促进60%的服务对象在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认知、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状况得到改善,服务对象满意度不低于80%。 (3)一般性青少年服务:针对一般性青少年群体,每年每个家综至少应服务500个相关人群及家庭,能促进60%的服务对象在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认知、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状况得到改善,服务对象满意度不低于80%。 3.特色服务成效要求 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盘活村居特色传统文化,开发至少1条村的特色产业,搭建1个公益助农助困枢纽平台,推动助农助困发展特色经济,通过特色村打造,辐射带动困难群体帮扶服务。 四、人员配置要求 (1)石滩镇社工服务站(家综)需配备以社工为主的工作人员20名(全部人员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员工的工资、社保等福利福和国家有关规定,每月打印工作人员社保清单送镇政府备查,评估时出示签收记录)。工作人员中专业人员不少于14名,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不少于10名。其中:项目主任1名(具有高校本科以上学历且具有国家助理/中级社会工作师资格证或高校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10年以上社会工作服务或社区工作实务和管理经验);专业人员14名(其中至少有10名具有国家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证或社会工作师资格证,4名相关专业人才需为社会工作、心理学或社会学、社区服务管理等相近专业学历);专职财务人员1名,其他行政管理人员若干。符合广州市有关规定。 (2)配备专业督导至少3名,督导具备比较丰富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与实务经验,符合广州市有关规定。 (3)项目团队将依据实际服务需求,组建党建引领核心项目、重点项目、青少年服务、长者服务、家庭服务、特色项目等分项目实施团队,以确保项目有效落地实施。 五、报价要求 1.本项目为固定总价项目(即人民币2,400,000.00元),投标人按照此固定总价在投标客户端中进行报价;本项目价格分按照下述填报的“每年计划投入的服务总工时量(单位:小时/年)”进行计算。 2.投标人应按照下列“服务工时量一览表”进行服务工时填报并附在投标文件中。 3.“服务工时量一览表”中每年计划投入的服务总工时量不得低于本项目规定的每年最低服务工时量或不得超过本项目规定的每年最高服务工时量。 服务工时量一览表
|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