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云浮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
2.采购预算金额:230万元
3.服务期:项目编制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
4.工作范围:
(1)规划范围:本次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范围为云浮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共7785.16平方千米。
(2)规划期限:规划近期为2023-2025年,规划中期为 2026-2030年,规划远期为2031-2035年。
采购包1(云浮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项目编制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采购人指定的地点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30%,预付款:签订合同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采购人以转账或支票方式向中标人支付合同总金额的30%
2期:支付比例40%,中标人向采购人提交初步成果,并完成初步成果汇报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应向中标人支付合同总金额的40%。
3期:支付比例10%,中标人向采购人提交正式成果,并通过专家评审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应向中标人支付合同总金额的10%。
4期:支付比例20%,项目成果完成规划成果审批流程后15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应向中标人结清该项目余款,即合同总金额的20% (1)采购人向中标人付款前,中标人须向采购人提供相当于采购人付款金额且财政部门认可的合法有效的等额发票。否则采购人有权拒绝付款。 (2)因采购人使用的是财政资金,采购人在前款规定的付款时间为向政府采购支付部门提出办理财政支付申请手续的时间(不含政府财政支付部门审核的时间)。采购人应在前款规定的付款时间内及时提出支付申请,并跟踪完成后续支付手续。 (3)项目尾款付款期限自双方确认之日起算,最长不超60天;采购人未按付款期限支付结算款项的,应当支付逾期利息,利息按照合同订立当月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计算。 |
验收要求 |
1期:中标人提供的成果达到相关规范标准深度要求。中标人提供的成果需经本市相关职能部门审议通过。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其他生态环境保护服务 |
云浮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 |
项 |
1.00 |
2,300,000.00 |
2,300,000.00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云浮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1 |
一、项目背景 (一)生态修复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自然资源部构建“国家-省-市”联动的生态修复规划体系。自然资源部先后开展了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土地综合整治工程、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2019年12月,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194号),组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2020年6月,国家发改委、自资部发布《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要求相关部门编制各项重大工程专项建设规划。2020年9月,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开展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 [2020]45号),要求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实,同时部署和指导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2023年5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正式印发《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宣告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完成。2023年7月,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开展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正式启动。 (二)《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对云浮市提出了具体保护修复任务,包括南岭生态屏障保护修复重点工程的水土流失治理、粤港澳大湾区外围丘陵浅山生态屏障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的重点矿山生态修复、西江碧道及西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万里碧道、绿道和南粤古驿道多道融合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 (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新时期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云浮市生态本底丰富,拥有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包括西江、大云雾山、蟠龙洞、南山森林公园等众多生态名片。云浮市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南药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需要融合众多历史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供给优质生态产品,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但云浮市过往的开发建设也积累了众多生态问题,成为影响下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及时开展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统筹流域、山体山脉等自然单元各要素,修复生态受损空间、供给高质量生态产品,合理适度调整永久基本农田布局,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是支撑生态文明时代云浮市高质量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为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奠定基础。 |
|
2 |
二、工作内容 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统领,立足于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整治,综合考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目标与任务,结合云浮市市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包括“一个专项规划、四个专题研究”两大部分: |
|
3 |
(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 1.开展综合评价工作。 充分吸收国土空间规划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等成果,对初步梳理的生态要素进行校核,对云浮市全域现状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显性和隐性生态修复问题开展现状评估,摸清生态系统现状家底。分析市域国土空间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格局-过程中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综合评价退化和受损空间的生态系统退化程度与恢复力水平。 (1)分析评价。 开展生态本底分析和调查,分析云浮市域生态系统状况及演替规律。分级分类评价各类生态系统受损、退化程度,识别退化、受损国土空间的分布范围。开展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生态系统敏感性、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划分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等级、敏感等级,定性定量综合评价生态系统恢复力。 (2)问题识别。 研判云浮市城市扩张、工业园区建设等社会经济活动对河流水质、植被覆盖、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影响。识别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河流湖泊周边的矿山开发等人类活动造成的退化生态空间的分布、程度、趋势;识别农业面源污染、农用地破碎化和退化等问题;识别城镇内部及周边山体和河湖水系生态破坏、城镇周边和重要交通干线周边矿山生态破坏等问题。 |
|
4 |
2.构建目标体系。 结合“十四五”规划纲要,从国土空间安全优质、生态系统健康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景观风貌美丽宜人等维度,提出2025年、2035年保护修复的目标,制定指标体系。 |
|
5 |
3.谋划空间布局。 总体布局按照“重大格局—分区布局—修复单元”3 个层次展开。明确市域生态安全格局,划定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和修复单元,识别重点区域,指引生态修复重点方向与工程部署: (1)重大格局。 明确市域生态安全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以及高质量发展格局,从生态修复筑牢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的生态保护修复布局方案。 (2)分区布局。 按照国家及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确定的分区和生态安全格局,结合区域生态安全屏障、自然保护地,突出自然地理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划定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明确各分区生态修复的主攻方向和总体布局。 (3)修复单元。 细化广东省生态修复规划划定的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并结合云浮市域“三线”划定方案、自然保护地等、实际需求等以及相关部门专项规划,综合考虑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生态演化规律以及系统完整性,综合生态评价和问题识别的结果,基于重点流域、重要山脉等自然单元综合确定修复单元,作为修复任务落地和重大工程布局的空间指引和重点区域,优化市域范围修复重点区域。 |
|
6 |
4.安排修复任务。 根据主要生态问题和规划指标,在时序及空间上统筹安排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重要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构建、矿山生态修复主要任务。 (1)生态空间保护修复。 围绕生态系统服务,按生态系统恢复力程度,科学确定生态修复目标,科学采取保育保护、自然恢复、辅助修复、生态重塑等措施。如谋划西江干流云浮段争取中央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统筹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我市饮用水资源皇牌,在西江上游等水土流失重点区域通过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开展水土保持和土地综合整治;推进西江、新兴江、罗定江、南山河等河流水环境整治;加强我市郁南大河、罗定金银湖等2个国家湿地公园、9个市级湿地公园、5个湿地小区等重要湿地的建设与保护。 (2)农业空间修复整治。 围绕农业空间生态功能,采用差异化措施保护修复受污染农田;综合考虑恢复退化土地的生态条件,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体推进农用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高效集聚、生态用地功能提升,包括垦造水田、拆旧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通过加快建设如岭南现代农业实验室云浮分中心、推进以云浮丝苗米、南药为特色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业生态价值转化。 (3)城镇空间生态提质。 推进如云浮蟠龙天湖-罗桂河等河涌水系连通,提升绿道、碧道、古驿道等线性开敞空间沿线生态系统,构建形成西江碧道特色空间格局;加强对城市坑塘、河湖、湿地等自然水体形态的保护和恢复。 (4)重要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构建。 落实和细化省级生态修复规划划定的省级和区域级生态廊道,以水系山体、重要动植物栖息和迁徙路线等为脉络,保护和维持现有良好的生态廊道;在问题突出区域连通生态廊道,形成多维度生态廊道网络;修复生态廊道中受人为干扰存在断裂的节点,打造景观生态节点,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有机结合。 (5)矿山生态修复。 研究全市废弃矿山修复与利用策略,“一矿一策”针对性提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与活化利用建议,实现矿山破坏区整体修复,提升矿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如云浮市历史遗留矿山、在产矿山、停产矿山等矿山生态修复,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重塑地形地貌,重建生态植被,恢复矿区生态,并特别针对历史遗留矿山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
|
7 |
5.策划重大工程。 落实国家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对接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划定的三大空间,按照“空间-工程-项目”的层次,构建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体系,工程项目部署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明确实施时序及投资估算。工程类别包括生态空间保护修复工程、农业空间保护修复工程、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城镇空间保护修复工程、矿山保护修复工程、生态廊道保护修复工程、自然保护地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工程。 |
|
8 |
6.供给生态产品。 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将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效衔接、挂钩和匹配,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如矿山生态修复通过利用残留资源、发展接续产业等方式,形成市场化运作的良性模式,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多元化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发展或资源权利使用与经营”等市场化手段,以产业集聚带动社会资本向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产品价值领域转移,确保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可持续发展。 |
|
9 |
7.搭建实施机制。 建立健全组织保障、职能分工、区域协同、资金投入、绩效评价等规划实施的政策保障,推动形成区域协调、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生态保护与修复长效机制。 (二)开展四大专题研究。 1.开展综合评价工作。 研判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农村人居环境等主要问题。开展农用地整理潜力、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析与评价,根据适宜性程度和功能布局,明确农业生产、镇村建设等用地需求。 2.明确发展目标。 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乡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资源利用低效化等问题,重点围绕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等方面,制定具体目标。 3.安排任务与工程。 明确修复的任务和策略路径,针对矿山修复、生态破损修复、农用地整治等主要任务,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水田垦造、拆旧复垦等重点工程和实施区域。明确各项修复任务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将目标指标、修复任务和空间布局落地上图。四个相关专题如下: (1)历史遗留矿山修复专题。 特别针对历史遗留矿山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一是争取国家和省支持,谋划一批修复项目。二是根据矿产资源费的分配比例,争取市级财政资金支持。三是要求各县(市、区)根据辖区内的存量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制定科学有效的修复计划,用好国家激励政策,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务必在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辖区内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2)在采矿山修复专题。 对生产矿山,着力打造绿色矿山,使矿山建设从规划、立项、建矿到生产的全过程都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通过会同矿管部门实施数字化动态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务必保证辖区内的生产矿山能按年度生产开采任务进行科学有序的修复,助推我市资源经济良性高速发展。 (3)生态破损修复专题。 通过对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确立和制定生态环境、林业、水利、城市修补等点、线、面、网相结合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布局,通过加强与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务、林业、住建等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通过采取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修山造林、调田节水、控污治河等措施,对市域内生态破损的部分进行保护、修复和治理,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 (4)农用地整治专题。 通过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水田垦造、拆旧复垦、增减挂钩等各类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及重点工程、实施区域,加强项目事后监督,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空间布局,提高土地资源要素的合理利用赋能高质量发展。 (三)成果内容要求。 《云浮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的成果包括1套专项规划成果、一套专题研究成果。 1.一套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集、项目库、数据库。规划文本、项目库格式为 WORD 或 PDF 格式,图集为 JPG 格式,数据库为 SHP 或 GDB 格式。 2.一套专题成果:包括专题研究报告。专题研究报告格式为 WORD 或 PDF 格式。 |
|
10 |
三、成果交付要求 中标人提供的成果达到相关规范标准深度要求。中标人提供的成果需经本市相关职能部门审议通过。 1.时间计划 项目编制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具体如下: (一)从合同签订日起1个月内:初步方案阶段。设计单位详细踏勘现场,收集基础资料,提交初步方案。 (二)上述阶段后2个月内:初步成果阶段。完成初步成果编制,并完成初步成果汇报沟通。 (三)上述阶段后2个月内:正式成果阶段。设计单位根据意见继续修改、深化,形成正式成果,发函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召开专家评审会审议。 (四)上述阶段后1个月内:成果审批阶段。根据征求意见和专家评审意见,编制最终成果,完成规划成果审批流程。 |
|
11 |
四、其他要求 (一)本项规划署名权归中标人所有,版权归采购人所有;采购人有权在规划审定后公开展示规划成果,并通过传播、媒介、专业杂志、书刊及其它形式介绍、展示、评价规划方案。 (二)规划方案批准实施前,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采购人书面同意都无权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开展示设计成果。 (三)中标人所提交的规划成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技术服务合同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1.提交的规划成果不符合本用户需求书规定的; 2.提交的规划成果图纸和文字辨认不清,内容不全或粗制滥造的; 3.未经采购人书面同意,逾期上报规划设计成果的; 4.无填写完整的设计单位图签,未盖有承接单位公章。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