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延安市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及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分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407150001472079 发布时间:2024-07-15 文档页数:66页 所需下载券:10
延安市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及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分项目

采购要求

一、 项目名称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延安市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及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分项目

二、 预算资金

15000000.00元

三、服务要求

(一)项目依据

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陕西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陕西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要求,规范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和保护类区域的划定,依据《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指南》(环办土壤函〔2019〕770号)《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技术指南(试行)》(环办土壤函〔2023〕299号)《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关于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工作的通知》(陕环土壤函〔2023〕5号)《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关于做好2024年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的通知》(陕环土壤函〔2024〕15号)文件要求,对延安市市域范围内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及县级以上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

(二)项目目标

1.针对地下水型饮用水源、重点污染源的特征和潜在污染物特性,更新清单和确定重点调查对象,通过地下水采样井建设、样品采集检测等方式,重点摸清延安市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重点污染源所在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现状,编制《延安市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

2.通过建设和完善一定数量的“双源”地区地下水采样井,构建地下水监测网系统,结合延安市地下水污染现状,划分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明确保护类区域和管控类区域,编制《延安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分报告》;

3.依据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分结果,结合地下水环境管理要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延安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4.结合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的划定,通过现场踏勘、地下水监测井建设、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设,编制《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全面完成13个县级以上垃圾填埋场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

(三) 服务内容及要求

1.重点区水文地质调查。在延安市已开展的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成果基础上,筛选部分重点关注地区或资料缺失地区,补充建设一定数量的水文地质井、地下水监测井,通过地下水水位埋深测定、地下水样品采集及检测、抽水试验等方式,以补充开展1:1万水文地质调查(不小于350km2),在查明延安市市域范围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构建延安市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

2.更新重点“双源”清单。在延安市已有259个“双源”清单基础上,通过现场踏勘、资料分析等方式筛选城镇(含地下水型)集中供水水源、工业企业、矿山开采区、加油站、垃圾填埋场、选矿厂洗煤厂、危险废物处置场、工业园区等重点污染源,以更新本次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双源”调查清单。

3.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在延安市已更新“双源”清单基础上,结合现有地下水污染环境数据,补充建设一定数量的地下水监测井,开展地下水样品采集及检测,样品采集及检测实验室质控比例为10%。结合现场踏勘、资料收集、样品检测与分析,完成延安市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

4.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通过充分收集延安市水源基本情况、矿泉水和名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情况、气象水文条件,并结合已补充开展的延安市“双源”信息、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质量状况等工作,开展地下水资源价值评估、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估、地下水脆弱性评估、地下水质量评估等进行综合分析,划分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明确保护类区域和管控类区域,编制《延安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分报告》。

5.地下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制定。结合国家《土壤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地下水管理条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陕西省和延安市相关规划及管理规定,并结合延安市地下水水文地质系统、重点“双源”地下水环境状况、地下水协同防治工作重点,针对不同保护类和管控类分区,“因地制宜”科学的提出环境准入、隐患排查、风险管控、修复等差别化环境管理要求,制定不同地下水分区下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

6.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在信息采集、污染识别的基础上,对延安市市域内13个生活垃圾填埋场及其周边1km范围内开展污染识别、布点采样方案编制、监测井建设、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等工作,原则上要求各垃圾填埋场至少建设地下水监测井6个(包括已有可用井),地下水样品采集质控数量为10%,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地下水污染成因与环境风险,研究提出分类管理建议,针对13个县级以上垃圾填埋场,分别编制《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

(四) 质量保证

满足《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技术指南(试行)》(环办土壤函〔2023〕299号)、《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关于做好2023年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的通知》(陕环土壤函〔2023〕6号)、《危险废物处置场和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环办便函〔2022〕382号)等相关要求,其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地下水样品采集及检测分析严格落实《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项目开展期间应严格落实全过程质控措施。制定和实施内部质控计划,邀请专家等方式提高质控质量,对项目提交成果应通过相应专家评审会,并符合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要求。

三、 交付成果

1.提交经专家审核通过后的《延安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分报告》。

报告需包括以下内容:

附表:单个污染源基础信息清单、单一污染源荷载评估原始数据、综合污染源荷载原始数据(Excel格式文件);地下水资源价值评估、地下水脆弱性评估、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估原始数据(Excel格式文件);地下水资源价值评估、地下水脆弱性评估、污染源荷载评估、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估及重点区划分矢量图件(shp 格式及栅格文件)等;

附图: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相关附表和附图;包括地下水资源量分区图;地下水质量现状分区图、污染源分布图;地下水脆弱性单指标分区图、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图;单个污染源荷载分区图、综合污染源荷载分区图;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成果图。

2.提交经政府征求意见后的《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成果发布报告》,报告应包含相应的延安市地下水污染防控建议;

3.提交经专家审核通过后的《延安市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

4.提交经专家审核后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

五、其他要求

(一)服务期限及地点

服务期:一年

地点:延安市。

(二)验收要求或评价标准

项目结束后,由项目单位组织专家以验收会的形式对项目成果进行验收,并以专家最终意见作为项目验收依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