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1.投标人须对本项目为单位的服务内容进行整体投标,任何只对服务内容其中一部分内容进行的投标都被视为无效投标。
2.项目内容
一、 项目背景
目前规划广湛铁路在佛山境内设佛山新高铁站,主要为广湛铁路佛山境内客流服务,广湛铁路东 侧经广州站连接广汕客专,西侧到达湛江利用合湛客专及规划的湛海客专,可直接联系沿海通道的核 心节点城市以及琼海城市群。此外,三眼桥至广州西三四线工程经佛山市委佛山市政府争取已纳入广 湛项目同步实施,使得佛山新高铁站能开行京广、京九、深杭等线路列车,极大地增加了佛山高速铁 路可达范围,是提高广佛地区灵活性,完善枢纽布局体系核心的枢纽,是适应广佛都市圈和佛山社会 经济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新佛山高铁站定位为佛山境内的主枢纽之一,是为佛山中心城区服务的综 合交通枢纽,为了实现枢纽功能,发挥枢纽带动作用,需要在前期规划中深入研究合理统筹布局。目 前,我国高铁枢纽的规划建设已呈现出明显的站城一体化态势,均需构建以人为本的综合运输体系对 枢纽和城市开发予以支撑,如何完善佛山市新高铁站的集疏运体系,构筑以人为本的交通体系,合理 布局各类交通接驳设施,成为盘活枢纽周边地区发展、推动片区站城一体化升级改造的关键。
佛山新高铁站位于中心城区北门户地区,东侧和南侧均有汾江河隔断,西侧被佛开高速阻挡,北 侧的谢边立交是佛山市最拥堵的几个节点之一,从区位和自然条件看,片区属于一个交通孤岛,交通 组织本身就存在巨大难度。此片区现状路网体系尚不完善,是佛山市主要的拥堵片区之一,现状主要 依赖佛山大道、汾江路和文昌路三条主干道,以及东西向次干道佛罗路出行,早晚高峰期间交通拥堵 严重,其中佛山大道的日交通量达9.4万辆/日、汾江北路交通达7.6万辆/日。在片区如此严峻的交通 运行情况之下,新高铁站的规划建设无疑将对片区交通带来新的冲击,因此,如何借助新高铁站的建 设契机,制定合理的交通集疏运体系方案,协调枢纽交通与地方交通之间的关系,成为枢纽能否有效 发挥功能、片区能否借助枢纽再提升的关键。
随着“高铁进城”理念的普及,铁路枢纽与城市的融合是高铁进城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传统铁路车站占地面积较大,对城市空间切割较为厉害。经过几代高铁站的发展,高铁枢纽以及迎来“4.0”版本时代,“4.0”时代更注重车站与周边城市完全融为一体,维护城市肌理结构,推崇绿色 交通与健康生活理念,着力于创造人性化站城活力区。建成新一代的枢纽必须在换乘集成化、功能复 合化、空间体验化、智慧共享化四个方面做足功夫。佛山新高铁站距离佛山人口最聚集的核心祖庙仅2.5公里,是未来佛山主要对外门户之一,佛山市领导多次强调,佛山新高铁站需要按照新时代的标准,落实“站城一体化”理念,充分结合最新的科技理念,打造“4.0”版本的综合枢纽,提升佛山的门户形象。
二、 项目工作内容及深度要求
佛山新高铁站是佛山市打造以人为本、站城一体化的新一代高铁枢纽典范的重要抓手,亟需从城 市和交通两个维度入手对枢纽及其周边地区开展系统研究,项目工作内容将包含枢纽集疏运体系研究 和枢纽站城一体化综合规划两大部分,涵盖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建筑方案和景观设计等内容。
1.佛山新高铁站枢纽集疏运体系规划
(1)研究范围
本次研究范围按研究深度分为对外集疏运规划范围以及核心区重点研究范围,具体如下:
对外集疏运规划范围西至佛山一环西线、东至佛山一环东线、北至博爱路、南至魁奇路,围合区面积约为 21538 公顷。
重点研究核心区范围北至桂丹路、南至轻工路、西至禅西大道、东至文华北路,围合区面积约2110 公顷。
(2)研究内容
本项目研究内容包含综合交通规划和交通详细规划两种深度,研究内容可细分为枢纽交通功能定 位及设施组成分析、枢纽具体选址深化、交通需求分析、枢纽周边片区路网优化调整、轨道交通接驳 布局方案、枢纽总体布局方案、枢纽核心区交通接驳设施详细布局及交通组织方案、枢纽主要接驳通 道详细方案、公交线网优化、枢纽对外交通仿真评估、协助技术咨询服务等十一部分内容。
2.佛山新高铁站站城一体化综合规划
(1)工作范围
规划区位于禅城区北部,规划工作内容主要包含三个层次范围,具体如下: 枢纽片区研究范围从枢纽周边层面片区,形成南至望沙路、西至海五路、东至汾江周边交通廊道所围合的区域,规 划范围用地面积约 480 公顷。
枢纽核心区城市设计范围
从枢纽核心区层面,以枢纽为中心 800 米影响范围划定,形成西至规划一路、东至汾江路、南至望沙路、北至工业路等重要干道围合的功能区域,核心区用地面积约 252 公顷。枢纽站城一体化概念设计范围枢纽站点周边范围,形成北至文昌路、西至东鄱路、南至佛罗路、东至规划二路重要干道围合的 功能区域,用地面积约 32 公顷。
(2)工作内容
为更好的推动枢纽建设工作,编制枢纽站城一体综合规划具体内容如下:
市场调研与业态研究
枢纽片区土地潜力评估
枢纽片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枢纽核心区城市设计
枢纽站城一体建筑概念方案设计
枢纽周边片区综合开发交通影响评价枢纽核心区公共空间与景观方案设计投融资方案及资金平衡分析
三、 项目进度要求
本项目要求合同签订之日起 12 个月完成。
注:若由于采购人提交资料不全、采购人意见反馈不及时、组织评审时间延迟或非中标人导致的 上报审批时间延迟等原因,项目完成时间可根据采购人与中标人双方协调进行调整。
四、 项目成果要求
1.项目成果体系
本项目成果体系由文本成果和图形成果组成。
2.文本成果
形成《佛山新高铁站集疏运及站城一体化规划》总报告,涵盖佛山新高铁站枢纽集疏运体系规划 内容和站城一体化规划设计内容。
集疏运体系规划包括以下内容:
(1)铁路设施布局方案:铁路对外客运需求以及铁路设施规模分析,铁路线路平纵线型方案,铁路客 站站线及附属设施平面布局,铁路建设用地控制方案等。
(2)车站方案:枢纽建筑的规模,总体布置,功能分区,各功能区之间的衔接,各接驳设施场站的规 模及布局方案,与城市道路的衔接。
(3)规划方案: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各种交通工具承担客流比例,各对外交通设施的布局方案及交通 组织方案,枢纽核心区内部的设施布局及交通组织方案。
站城一体化综合规划包括以下内容:
(1)市场调研与业态研究:区域宏观分析(城市经济、交通、商业、人口、消费文化);行业及市场分 析(项目周边区域的市场竞争态势、周边在市场的相关情况、目标客户的来源与基本信息等);项 目分析(区位、地块、规划、设计,目标市场细分等);案例借鉴、业态分析、业态构成和业态布 局建议。
(2)枢纽与周边地区城市功能协调研究:枢纽与周边功能区联动程度分析、国际先进案例分析对比、 枢纽片区发展要求、枢纽与周边地区城市功能的布局建议。
(3)枢纽片区土地潜力评估:区域背景分析(区位、交通、景观)、现状情况摸排(用地、权属、产业、 地价等)、土地价值评估、土地开发策略、统筹土地开发时序等内容。
(4)枢纽片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现状条件分析(用地、权属、产业、地价等)、片区更新主要问题梳 理、国内外更新案例研究、城市更新总体目标、更新模式研究、更新方向研究、更新策略研究(用 地功能、交通梳理、生态景观及城市空间)、更新管理建议、统筹更新时序等内容。
(5)枢纽核心区详细城市设计:现状条件分析、核心区总体设计构思及策略、用地规划方案、功能结 构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绿地景观及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分析,城市设计方案(公共空间、城市界面、天际线等要素进行相应控制和设计),地块控制要求和城市设计导则。
(6)枢纽站城一体建筑概念方案设计:①站房建筑概念方案:建筑设计前期研究,立面形象及重点节点空间效果表达,总平面布局方案、各层平面功能布局、建筑内外交通组织及流线。②接驳场站及上盖开发建筑概念方案:建筑设计前期研究,立面形象及重点节点空间效果表达,总平面 布局方案、各层平面功能布局、各类交通接驳设施场站平面布局、建筑内外交通组织及流线。
③枢纽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研究:地下空间前期分析研究,地下空间总体布局规划,与核心枢纽用地周边地块地下空间的衔接优化研究,地下空间设施规划布局研究,重要地下节点交通衔接 组织方案及建筑空间概念方案设计,地上地下景观统筹研究。
(7)枢纽周边片区综合开发交通影响评价:片区现状交通问题分析,片区既有交通规划解读,综合开 发交通需求预测,规划年交通运行评估,片区交通改善方案制定。
(8)枢纽核心区公共空间与景观方案设计:包括景观总体方案平面,总体设计目标、设计策略、标高 设计、人流组织等;对不同区域划定不同主题空间,根据空间需求通过分区平面、断面、空间鸟 瞰、局部效果图等来展示、表达空间效果。其他专项:主题植物布置、铺装、雕塑参考意向、照明、公共设施参考意向等专项设计成果。
(9)投融资方案及资金平衡分析:现状概况分析和规划解读、产业选择和物业功能配比等研究、投融 资方案、资金平衡计算比较分析,实施运营(开发模式建议、分期开发计划、租售运营模式、企业招商策略、风险防范建议)。
3.图形文件成果
集疏运体系规划图形文件包括以下内容:
(1)铁路设施总体布局方案图,包括铁路设施总体布局图、铁路线路平面图、铁路车站站线平面布置图、铁路附属设施平面布置图等。
(2)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总体布局方案,包括枢纽总平面图、分层平面布局图、各类交通接驳设施场站 平面布局图。
(3)对外交通系统交通组织及流线图,包括枢纽接入的轨道交通平面布局图、枢纽及周边片区路网优 化调整方案图、枢纽进出交通组织流线图等。
(4)综合交通枢纽内部交通详细设计及交通组织图,包括各交通接驳设施交通详细方案设计图,各接 驳设施进出交通流线图等。
(5)枢纽主要接驳通道详细方案:结合交通组织流线设计,对进出枢纽的主要通道开展详细方案设计 工作,明确详细平面图、关键节点详细方案等。
(6)枢纽对外交通仿真:利用交通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系统仿真,直观反映枢纽进出交通的运行情 况。
站城一体化综合规划图形文件包括以下内容:
(1)市场调研与业态研究:区域宏观分析图、行业及市场分析图,项目分析图、案例借鉴、业态分析 图、业态构成和业态布局图。
(2)枢纽与周边地区城市功能协调研究:枢纽与周边功能区联动分析图、案例分析对比、枢纽与周边 地区城市功能的布局图。
(3)枢纽片区土地潜力评估:现状用地图、现状权属图、现状建筑质量分析图、土地价值评估图、分期开发时序规划图。
(4)枢纽片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现状条件分析图、更新案例研究、更新改造模式分布图、更新改造 策略分析图、更新时序规划图。
(5)枢纽核心区详细城市设计:现状条件分析图、核心区总体设计构思分析图、用地规划图、功能结 构图、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图、绿地景观分析图,城市设计方案总平面图(公共空间、城市界面、天际线等要素设计分析图)、空间效果图,城市设计导则等图纸。
(6)枢纽站城一体建筑概念方案设计:①站房建筑概念方案:设计概念分析图、站房建筑布局总平面图,建筑立面及空间表达效果图,各层平面功能布局图、建筑内外交通组织及流线图;②接驳场站及上盖开发建筑概念方案:设计概念分析图、接驳场站及上盖开发建筑布局总平面图,建 筑立面及空间表达效果图,各层平面功能布局图、建筑内外交通组织及流线图;③枢纽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研究:地下空间总体布局规划图,与核心枢纽用地周边地块地下空间的衔接图,地 下空间设施规划布局图,重要地下节点交通衔接组织方案图、地下节点空间建筑空间概念方案平 面图及空间表达效果图。
(7)枢纽周边片区综合开发交通影响评价:片区现状交通运行情况图、片区规划片区现状交通运行情 况图、片区规划年交通运行情况预测图、片区交通改善方案图。
(8)枢纽核心区公共空间与景观方案设计:景观方案平面图,设计目标、设计策略分析图,场地标高设计图,空间鸟瞰、局部效果图、植物布置、铺装、雕塑等参考意向,照明、公共设施参考意向图。
(9)投融资方案及资金平衡分析:现状概况分析图、产业分析图、物业功能配比图、投融资方案表、 资金平衡计算表。
4.提交研究成果的电子文件必须是原格式文件,符合以下要求:
(1)研究报告等文字资料:可编辑的原始(Office Word、Excel、Powerpoint排版文件)等格式;
(2)照片、图像资料:jpg、tif、bmp等格式;
(3)图纸资料:AutoCAD dwg格式;
(4)规划成果必须做到清晰、完整、表达准确,同类图纸规格应尽量统一。
5.中标人应承诺按下表规定数量提交成果文件,如采购人评审及报批需要增加印刷份数,中标人不 应收取费用。
五、 工作要求
1.要求为本项目配备项目负责人1人和项目成员数量不少于10人。
2.在项目实施期间,本项目关键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及专业负责人)的更换须经采购人同意。在 项目实施期间,未经采购人同意,中标人不得调整在投标文件中所承诺的项目实施人员,否则采 购人有权终止合同,并要求中标人赔偿由此给采购人造成的全部损失。
3.中标人为预防专业技术人员因职业上的疏忽或过失致使采购人遭受财产损失的情况,须提供保障 措施(为项目实施人员购买职业责任保险)。
4.对于中标人委派的项目实施人员因工作原因在服务期间引起的各种工伤、安全事件和事故,采购 人免负一切责任。
5.采购人有权以书面形式要求中标人更换不能按规定履行合同的人员。
6.获得采购人要求或同意更换的人员,其代替人员的资质仍应得到采购人的认可,且其资历和经验 均不低于被更换人员。由此而产生的一切费用由中标人承担。
7.中标人应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全面落实执行并完成项目任务及相关工作内容。
六、 服务要求
1.中标人要充分了解本项目的现状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听取各有关部门意见。
2.中标人须按要求及时提交项目成果,必要时可加急处理项目内容。
3.本项目的规划研究完成后,采购人还需根据规划研究报告完善项目相关实施内容,中标人须向采 购人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协助采购人完成项目的实施。
七、 验收标准
中标人必须提供完整有效的报告、图集和汇报材料,在总报告完成后,由采购人组织对成果进行 专家评审,围绕研究的合理性、科学性、经济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评审;在送审成 果通过专家评审后,中标人对送审成果按照专家评审意见和相关各职能部门意见做出修改、调整,中 标人修改完善后提交上报成果。
八、 后续服务要求
完成本项目研究成果后,中标人须为采购人提供协助技术咨询服务(咨询服务指的是对本项目研 究涉及的内容所进行的必要解释),咨询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电话、电子邮件或传真等形式。中标人须 对采购人提出的咨询进行书面回复,且费用已包含在投标总价中。
九、 保密要求
中标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采购人所提供的所有相关资料、数据,未经采购人书面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人泄露,且保密责任不因合同的终止或解除而失效。如采购人提出要求,中标人须无条件与 采购人签订保密协议。项目完成后,中标人须把采购人提供的所有资料、数据完整归还采购人,并不得留存任何复制品。
十、 成果归属
1.本项目的所有成果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和所有权益归采购人所有。中标人不得引用、发表和向第三者提供。
2.采购人引用中标人的工作成果所完成的新的技术成果,属于采购人所有,采购人可依法享有就该项技术成果取得的精神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权利。
3.无论发生何种情形(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提前终止或解除),采购人均有权利用中标人的阶段性工作成果,并且采购人引用中标人的阶段性工作成果所完成的新的技术成果,属于采购人所有,采购人可依法享有就该项技术成果取得的精神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权利。
十一、 报价要求
2.报价方式为包干价。
3.报价中必须包含前期调研费、成果编制费、交通差旅费、文档和图档的打印、装订及寄送费用、 成果提交、评审费(含专家评审费、交通费、餐费、场地费、住宿费等)、全额含税发票、雇员费用、最终成果按约定份数的印刷费用、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应预见和不可预见费用等。
4.投标人必须自行考虑本项目在实施期间的一切可能产生的费用。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采购人将不 再另行支付与本项目相关的任何费用(合同另有规定的除外)。
十二、 中标人提交的前期研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采购人将有权终止合同(已支付的款项中标人应 全额退还采购人):
1.提交的成果不符合本项目规定或成果内容严重偏离采购人下达的任务要求的。
2.提交的成果图纸和文字辨认不清,内容不全或粗制滥造的。
3.未经采购人同意,逾期提交研究成果的。
4.中标人未经采购人同意,擅自修改研究成果。
5.中标人未经采购人同意,随意调整本项目组的主要成员和项目负责人。
6.中标人未经采购人同意,擅自邀请协编单位,或将项目分包或转包的。
十三、 付款方式
由采购人按下列程序付款:
1.项目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 10 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额的 30%。
2.项目提交中期成果并经采购人确认后 10 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额的 40%。
3.项目通过采购人组织的专家评审并经采购人确认后 10 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额的 30%。
4.中标人凭以下有效文件与采购人结算:
(1)合同;
(2)中标人开具的正式发票;
(3)中标通知书。